第(1/3)頁 鄒媽雖然討厭盧巧云,對盧巧欣沒意見,熱情地招呼他們。 盧巧欣來到明庭跟前,親自道謝。 因為盧巧云的原因,盧家這個新年過得一點兒都不安生。 盧家和盧爺爺家緊挨著,盧巧云出院后,找了盧巧欣幾次麻煩。她口里無非說的是什么,明庭本來是要救她的,是認錯了人,還警告堂妹不要癡心妄想。 對此,盧巧欣覺得很莫名其妙。 堂姐和明庭的事情,她回來也聽爺爺奶奶說過。盧巧云之前相信了豆腐老孫的話,看不上明庭?,F(xiàn)在鄒家小子混出了名堂,堂姐又后悔了,想吃回頭草。 他們之間的糾葛,扯自己頭上,讓盧巧欣有些惱火。 不過,她并沒有覺得是明庭的錯,反而認為堂姐腦子有點兒不正常。 明庭只不過是見義勇為,看到她被河水沖走,才第一時間救她。 哪知道,盧巧云會這么說! “鄒大哥,真是太謝謝你了!”盧巧欣很感激明庭。 那天她真的嚇壞了,河水那么冷,她又嗆了好多水。有那么一刻,盧巧欣覺得自己會死掉。 要不是明庭出現(xiàn),她說不定真的會出意外。 想到堂姐在家里一副非明庭不嫁的模樣,盧巧欣甚至有點兒同情明庭。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都什么年代了,堂姐居然還相信封建迷信。 現(xiàn)在后悔又有什么用,來不及了! “沒事兒,舉手之勞。”明庭拿了瓜子和糖果出來招待客人。 另一邊,盧家小叔夫妻也和鄒家爸媽聊得很好,最后盧家小叔為了感謝明庭,讓盧巧欣跟鄒家認了干親。 以后,鄒爸鄒媽就是盧巧欣的干爸干媽,她還多了一個姐姐一個哥哥。 一看盧家小叔的模樣,明庭就猜出了他的意思。 定是盧巧云嘴里說些不著邊際的話,叫他聽到了。他帶著盧巧欣來鄒家認干親,是想把女兒和明庭隔開,免得以后別人說閑話。 哪怕他們行得正坐得直,流言也會傷人。 盧家小叔是防患于未然,這是一位父親保護女兒的方式。 對此,明庭一點兒意見都沒有。 兩邊認了親,盧巧欣也大大方方地管明琴叫姐,管明庭叫哥。 作為哥哥,明庭給盧巧欣建議,把借給盧巧云的復習資料拿回來。 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快,她又年輕,哪怕已經(jīng)在供銷社上班,也可以抽時間學習,參加高考考大學。 “回頭你給個地址,你缺什么學習資料,我給你寄?!? 明庭跟盧巧欣講了南方的變化,還把自己帶回來的禮物分了一份給她,作為認親的見面禮。 明庭說,國家百廢待興,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在時代浪潮中,我們唯有跟著變化改變自己,才不會被淘汰。 有些話盧巧欣聽懂了,有些她聽不太明白。 不過,她覺得明庭說的學習文化知識,努力提升自己,這一點沒錯。 明琴也講了大學校園生活,無論是德高望重的教授,還是階梯大教室,藏書豐富的圖書館,都叫盧巧欣羨慕不已。 如果沒有認親,沒有跟他們聊天,她說不定還會安于現(xiàn)狀。 可是現(xiàn)在,他們?yōu)樗蜷_了一扇窗,讓她接觸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盧巧欣有了憧憬,也有了奮斗目標。 盧巧欣留下了地址,明庭說回頭給她寄最新的復習資料。 在她走之前,明庭提醒了盧巧欣一句,“你回去仔細想想,那天你怎么掉河里的。我就納悶了,巧云明明會游泳,為什么她會落水?” 回到爺爺家,盧巧欣又夢到了落水時的情景。 畫面像慢鏡頭一樣回放,在她掉河里的那一瞬間,盧巧欣看到了堂姐嘴角的笑容。 她是故意的!盧巧欣從夢中驚醒。 可是,堂姐為什么要拉自己下水呢?盧巧欣想不明白,但這并不妨礙她討厭盧巧云。 在盧家小叔回城之前,盧巧欣把借給盧巧云的資料都打包拿走了,她才不要借書給一個對自己懷揣惡意的人呢! 年后,明庭打算初十南下。 在他準備走之前,盧巧云找上門來。 也不知道是不是落水病了一場,盧巧云的臉色很難看,人也清瘦了不少。 她直直地盯著明庭,沒說別的,只問他為什么當時不先救自己。 河水刺骨的冷,她等了明庭那么久,結果他直接無視了她。究竟是為什么? “因為盧巧欣當時更危險,而且我記得你會游泳。更何況,我最討厭被人算計。” 明庭沒跟她廢話,她那點兒想法,能瞞過他么? 被當事人當面拆穿,盧巧云才知道,自己做的一切都被明庭看在眼里。他好狠的心,一點兒舊情都不念! “明庭,你真的不能回頭看看我嗎?我只是做錯了一件事,也知道自己錯了,你為什么不肯給我一個改過的機會呢?” 豆大的眼淚從盧巧云眼眶里滾落,她心里很難受,悶疼得厲害。 明庭沒給盧巧云任何機會,只說了一句,“別一直活在夢里,被夢左右,也不要盲目地迷信命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算命先生的幾句瞎話里?!? 盧巧云渾渾噩噩地離開鄒家。 她不清楚明庭是不是知道了她做的“預知夢”,還是他知道了豆腐老孫,但她明白,他們再也不可能有未來了。 到了初十這天,明庭和鄒爸、姐姐,還有邵紅兵、小蘭回廣市。 這回跟著他們南下的年輕人有很多,還有一些三四十歲的中年人,都想去廣市闖一闖。 明庭幫鄉(xiāng)親們介紹了工作,一些學習能力強的人很快適應,另幾個也去了別的工廠。 他們有什么不明白的,來找明庭幫忙。 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明庭也沒見外,不管是跟老板簽合同還是解決生活問題,他都盡量幫大家。 因為明庭辦事兒靠譜,村里人也很信服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