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上海-《穿成年代文里的傻白甜》
第(1/3)頁
老陳家,分家了。
雖然都說父母在不分家,但是老陳家要分家倒也并不讓大家太過吃驚。畢竟,陳家有兩房都會外出讀書,外面是個什么樣兒,以后會不會再分配回來,這些都哪里好說。倒是不如早早的掰扯個清楚。兄弟之間也不彼此犯口舌。這樣是極好的。
不過關于房子,倒是挺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
二房三房四房都想要,哪里不想要呢!
雖然二百塊錢看起來真真兒不少,但是他們光是分家就有七百了,買一個二百的房子,倒是不犯難。而且如果自己蓋房子,還下不來。所以雖然房子舊了點,但還是合適的。
只不過,最后幾個兄弟商量了一下,三房和四房就把這個房子讓給了二房。
畢竟,二房的兒子都大了,三房和四房卻還小,不著急,這幾年賺了錢,再蓋新房子都是可以的。四房的小四虎才十周歲,至于三房,滿打滿算,到九月份才滿了四周歲。
雖然住的也是緊緊巴巴的,但是要說著急,那么肯定沒有老二家著急。
所以這一次,就這么定了下來。
分家這種事兒,總的來說也不過就是兩方面,一則是分家里的財產;而二則就是關于老人的養老了。
家產分清楚了,就是養老。
因為老五老六稍后戶口遷走,也就沒有土地了,所以糧食肯定是不方便的,所以老兩口給了兩種選擇,一種是一年二十塊錢;另外一種是一年一百五十斤糧食。
當然,這也不是定死了。以后根據情況,還會調整。
因為陳清風和陳清北兩夫妻都會在年后離開前進大隊,雖然這次分家有糧食,但是也不能都帶走。所以他們除了留下要交的養老糧食,剩下的全都倒騰給了幾個哥哥。
一斤比市場價低一分,七分錢。
二房三房四房都或多或少的買了一些,所以三房四房也都是交的糧食來養老。
畢竟,一百五十斤糧食可沒有二十塊錢值錢。
就這么著,陳家分家分的真是快的不行。
陳二嫂當著所有妯娌的面兒將錢交給了陳大娘,陳大娘也當著所有孩子的面兒,把他們讀書的錢都交給了他們,她十分的語重心長:“這些錢,是可以供你們都讀到初中畢業。除了學費,我們還把書本鉛筆費都算在其中了。這是你爺根據大妞兒他們的開銷算出來的,只要你們用的不比你大妞兒姐浪費,那么就夠。如果你們更省一些,許是還能剩的。這個錢,咱們都算的清清楚楚。我現在把錢交到你們手上,你們是自己收著還是交給父母存著,都是你們的事兒!但是!”
陳大娘視線掃過孩子們,又看向了大人:“不管錢在誰那兒,這個讀書的錢,我跟老頭子是實實在在的給你們準備了。要是有人敢在這上面給我找不自在,我可不客氣。”
除了幾個大的,每個孩子都接到了幾十塊錢,他們這樣的娃哪里拿過這么多錢,一個個的都有點犯迷糊。
陳三嫂趕緊的:“你們可得把錢交給我保管,這要是丟了,可咋辦啊!”
二妞兒已經高一,沒有錢。三妞兒也大了,不算多。多的是小六虎和四妞兒。陳三嫂:“這事兒你們可不能任性。”
陳四嫂也趕緊的:“四虎五妞兒,你們得錢也得交給娘。”
總之,當爹娘的可不放心這大幾十放在孩子手上,這還沒捂熱乎呢,錢就被老娘給要走了。雖說陳大娘也想到了這錢肯定是孩子爹娘放著的,放在那些小崽兒手里,她心里都不放心。
不過按照老頭子的說法,他們一定得走這么一遭,得讓孩子們知道這錢是給他們的。這樣孩子才有讀書的底氣。而事實上,就是這么回事兒了。
一切事情,進展的順順利利,眼看還有兩天過年,陳清北也收到了轉業證明和調令,確認會調任到首都。
這對陳家來說,又是大喜事兒一樁了。
一般人分家,沒得鬧得雞飛狗跳,多少也是有些不如意的,但是如同老陳家這樣能夠人人都樂顛顛的,真心是不多了!這時村里好些人又再次對陳會計豎起了大拇指。
這讀過書的人,做事情就是有章程,家風也好啊。
其實,陳家人堅持供孩子讀書,還是讓好些人都很不懂的。男孩子也就算了,那讀書有用,要頂家口的。但是女孩子讀書又有什么用啊!竟然還都去讀了高中。
不過雖然有人背地里說小話兒,但是也有那腦子快的,覺得讀書也對。
不說旁的,只說陳紅。
如果不是讀了書,陳紅會有今天嗎?
那肯定是沒有的。
而老陳家的日子過到現在這個程度,陳紅沒有功勞嗎?那是嗷嗷的有。
所以死也不能說讀書沒有用。
當然啦,旁人的說法也不能影響陳家人的,別人說什么,只要沒說到面兒上找不痛快,那么他們也不計較那么多了!跟大傻子計較什么呢!
大年三十兒,依舊是蘇小麥掌勺。
其他幾個妯娌打下手,姜甜甜湊在一邊兒,被人攆走了:“去去去,你別在這兒添亂。”
陳大娘憂心的看著姜甜甜,說:“你這丫頭去了外地,吃不上飯可咋辦啊。”
這人水平幾乎是鴨蛋不說,還喜歡搞混搭,十分沒有避暑。
蘇小麥抬頭,也帶著點憂心,不過很快的,她說:“等我給你寫個菜譜,教你幾道簡單又方便的。”
姜甜甜:“……哦。”
蘇小麥:“你真愁人啊!”
姜甜甜:“?”
在大家嫌棄的眼神兒下,她默默的進了屋,說:“我做飯,真的那么差嗎?”
她自己覺得還挺有創意的啊。
不過大家的表情告訴她,你真是想多了!
姜甜甜:“……”
陳清風拉過媳婦兒,說:“不管你做成啥樣兒,我都喜歡吃。”
姜甜甜:“!!!”
她高興起來:“還是我小風哥哥最好。”
“我也吃,我也吃!”小七湊上前,小胖臉直蹭姜甜甜:“娘,我也乖乖吃。”
姜甜甜笑彎了一雙杏眼:“我們小七也最乖乖。”
小七:“嘻嘻。”
這一家三口哦,最膩歪了。
陳清風:“來,咱們上炕坐。”
一家三口占據了有利地形,陳清風看著炕上擠擠吧吧,感慨:“地方真小。”
其實,也不算小,誰讓他們家人多嗎?
陳清風的視線落在了三妞兒身上,三妞兒正拉著四妞兒五妞兒說悄悄話呢!
陳清風似乎想到什么,突然開口:“三妞兒。”
三妞兒抬頭:“小叔!”
陳清風掃了一圈兒幾個妞兒,說:“過完年待幾天,我們就要去滬市了。你們想住我們的屋子不?”
一瞬間,房間安靜的掉下一根針都能聽見。
連拿著板凳坐在地上的幾個男同志都看向了陳清風,不知道他這葫蘆里里賣的什么藥。
三妞兒趕緊的說:“想!”
他們一家六口住在一起,雖說能睡開,但是真心也就是剛能睡開而已。還特別不方便。
陳清風:“我可以把屋子借給你們五個丫頭住,我們回來的時候還給我們就成。不過要交換哦!”
這個時候大妞兒二妞兒也趕緊從外屋進來了。雖然她們已經在縣里念高中住校了。但是隔三差五總是回來的。
如果他們五個女孩子可以住在一起,那么確實更好許多許多的。
陳清風笑:“開春了下雨上山撿蘑菇,我和你小嬸都喜歡吃蘑菇干。一年給我準備個十幾斤就行,怎么樣?”
這樣的待遇,真的很優越了。
一斤干蘑菇,在收購站也賣不到幾個錢,但是卻可以換來房子住。
三妞兒趕緊的:“我答應我答應!”
陳清風:“那行。咱們說準了哈。”
頓了一下,他說:“住歸住,仔細著點哈,柜子是你小嬸的嫁妝。別給弄壞了。”
“好!”
事情很快就談妥了,陳大娘低聲:“別看小六子整天不著調,但是真真兒是一個心疼孩子的。”
陳清風湊在姜甜甜身邊耳語:“屋子越不住越臟又破敗,他們住下又能給咱們準備野蘑菇,又能給咱們收拾屋子,這絕對值得。”
姜甜甜完全不放在心里。
因著分家的關系,今年陳家真是忙得熱火朝天,時間過得也就賊快了,好像一轉眼,就已經過完了年。過了正月十五沒幾天,陳清風和陳清北兩口子就要準備離開,各自坐上列車,往首都和上海兩個地方走了。
臨走的前一天,陳大娘偷偷的竄到陳清風的屋里,悄悄的給姜甜甜塞了一小卷兒錢。
姜甜甜:“娘,您這是?”
陳大娘平靜的很咧:“分家的時候,我抽出六百塊錢沒有分。這六百,你和麥一人三百,是老頭子給我和麥的私房錢。你們留著花。”
姜甜甜:“???”
她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的看著陳大娘。
陳大娘:“你們這么些年為家里付出了太多,我是曉得的。”
她又說:“外面大城市,跟咱們小地方不一樣,用錢的地方多,娘不曉得這三百能干啥,但是你留著傍身,總是沒錯的!”
姜甜甜感動的眼淚汪汪。
陳大娘:“哭啥?你這小姑娘,就是太單純了!你也不想想,我才給你三百,但是這些年你為家里創造了多少價值。更不要提,還有房子的事兒,我給你多少,都不夠!”
姜甜甜搖頭,輕聲細語:“可是這些年您對我很好的。”
陳大娘:“那不是應該的嗎?你是我兒媳婦兒!”
她揉了一把姜甜甜的頭,叮囑:“出門在外長個心眼兒,不要什么人都相信。你們夫妻倆都要上學,孩子還小,也要多留心點。聽說那大城市有人偷孩子。你們且得留神。萬不能被坑了。”
姜甜甜使勁兒點頭:“我知道的。”
“這天南海北的這么遠,也不知道那邊是個啥樣。我這一輩子走過最遠的地兒也就是公社,實在不曉得還能叮囑你什么。你們出門在外,全都得自己來抗了!”
姜甜甜曉得陳大娘是真的為她操心,笑著說:“娘,您放心就是了。我還有小風哥哥呢。”
陳大娘點頭:“對,雖然這個家伙看著靠不住,但是我生的兒子我最曉得,他腦子還是轉得快。有他在,你也多個倚靠。”
陳大娘又絮絮叨叨了好一會兒,聽到外面有動靜,給姜甜甜使了一個眼色,隨后說:“那行,你早點睡,明天還要坐車去縣里趕火車呢。”
姜甜甜嗯了一聲,將三百塊錢塞在袖子里。
陳清風抱著兒子進門就看到他老娘在,他挑挑眉,說:“我說咋沒看到您,那什么,我二嫂找您呢。”
陳大娘:“我這就過去。”
姜甜甜:“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