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86章 熱鬧-《穿成年代文里的傻白甜》


    第(1/3)頁

    這些年,老陳家發展一年比一年好。

    旁人家還是步行的時候,他們家已經混上自行車了;旁人家連追都趕的騎上了自行車;他們家又很迅速的蹬上了三輪車;等別人家三輪車……算了算了,不想提。

    他們家現如今都在城里買房了,看著真是令人眼饞。

    陳家走出兩個家門的日子過得好,留下的過的也不差。三家開頭兒的時候在一起推車做生意。但是確實,做生意這種事兒還真的不是想的那么簡單。日子久了,小摩擦總是難免的,兄弟之間不計較那么些。但是妯娌之間卻不能不計較。

    所以幾家在一起干了兩年,在陳會計的建議下還是分開了,各家干各家的。還別說,分開之后倒是更好了不少。幾家都做生意,互相攀比著,果然是更上一層樓。

    現在幾家都在市里買了房。

    現在能進城可是很不容易的,總之,老陳家是大家都羨慕的對象。

    他們家里條件好,在前進大隊,不,現在已經改名叫前進村了!他們在前進村是頂頂的最好。年前的時候,各家拿錢蓋了一個大院兒,二層的小樓,這是村里獨一份兒,但是卻比較適合他們這樣人多的人家。

    其實,陳家也可以不在村里蓋房的,畢竟幾個兒子都在城里買房了。可是陳會計和陳大娘卻不愿意離開前進村。可能對旁人來說,能夠去城里生活是很好的,但是陳會計和陳大娘一輩子都在這個小山村里,讓他們離開去其他地方。他們是怎么也舍不得的。就算現在陳會計現在快六十,已經不在村里當會計了,他也愿意在村里溜達,要說去城里,那是十二萬個不愿意。

    現在村里的會計是二虎,他初中畢業之后沒有考上高中,不過卻讀了一個中專,結果比他姐姐畢業還早,正好專業對口,倒是去村里做了會計。

    先頭兒家里讀高中的幾個孩子高考,只有大妞兒一個人考上了大學,不過二妞兒也不差,她考上了大專。倒是大虎落榜了,不過這也是意料之外的,他當初考高中的時候就是擦邊,十分陰差陽錯。雖說落榜了,但是大虎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好,反而是主動跟著他爸媽一起做生意。大虎讀書不太行,但是做生意還是不錯的。

    仔細想一想,他們老陳家這些小輩兒啊,大虎和三妞兒是最雞賊的。小小的時候,就知道干活兒換吃的了!所謂三歲看老,還真是一點也不虧的。

    一般讀過書的人都不愿意留在村里,像是二虎讀了中專,這可也是會分配的。不過他寧愿回家鄉,這也是讓人很敬佩的。正是因此,他能回來讓人大跌眼鏡,陳家一家在村里的評價也十分好。

    不過陳清風知道這件事兒之后倒是認真評價:“二虎跟大虎差的小,從小就跟在大妞兒和大虎身后,凡事兒都有哥哥姐姐撐著,他的性格其實比較軟綿,不怎么出頭。這樣的人不容易惹事兒,但是也沒有什么創新的精神。他雖然讀了中專,但是成績普普通通,甚至算是偏后那種了。就算是分配,也不會分配在很好的地方。他們學校基本都分配在縣里。他的成績,可能會分配在鄉鎮。與其那樣,真的不如回村里做會計。凡事兒有爹娘看著,總歸不會過得很差。”

    姜甜甜點頭,她覺得,其實挺能理解二虎的。

    有人出頭,自己為什么要拼搏往前沖?

    不過二虎確實是老陳家最麻溜兒的孩子不假了,他十分自覺的讀了中專,之后順其自然回鄉,然后又極快的相親。這不,人家不僅工作有了,對象也有了。

    一下子就壓過哥哥姐姐,沖在了最前邊。

    他這個樣子,以至于其他人都冷眼看他,簡直想要咬人。

    二虎:“……”

    他委屈。

    有對象還要被敵視。

    八三年的春節前夕,陳家添置了一臺電視,這在村里又是獨一份兒了。現在大家都習慣了,習慣他們家處處都坐在村里最前列。一大早,城里百貨大樓送貨的就過來安裝了。

    開門的時候,陳大娘還有點懵呢。等人家送貨的解釋清楚,陳大娘才曉得,這是他家老兒給他們老兩口買的一臺電視。兩個人眼看著工作人員忙忙碌碌的,好半天才反應過來。

    陳大娘結巴的看著電視,說:“這……就是我家的了?”

    安裝的工人笑著說:“可不嘛!您家的。”

    陳大娘捧著心口窩,低聲:“哎媽呀,我家竟然買電視了。”

    工人笑:“大娘,您這還不敢相信啊?”

    陳大娘當然不敢相信,其實城里有電視好幾年了。她也曉得,自家的兒子兒媳都是從事相關工作,據說電視里就能看見呢!但是他們村里倒是沒有人買。

    大家這才剛習慣收音機呢,所以一般人家也不會去想電視機。

    “您老人家可真有福氣,這個電視可是現在最好的,你在全國扒拉,都找不到更好的。這個可是進口的十七寸彩電,只有市里有賣呢!一般地方可甭想買到!就這,咱們市里一共才進了十臺。”

    陳大娘:“彩電!!!”

    工人點頭:“可不呢!”

    工人這邊忙碌著安裝,那邊兒村里的人聽說也都聚集過來了,這樣一臺小貨車停在陳家的門口,總是讓人好奇的。雖說陳家現在蓋了二層的小樓,院墻也挺高的,但是一點也不耽誤大家過來串門。

    這么些年,大家早就習慣了這樣的日子了啊!

    不少來得早的聽了一嘴,羨慕的眼睛都泛光:“老大姐,你這真是運氣啊!”

    誰家沒有兒女呢!但是沒有幾家有陳家這么幸運的!人家的孩子,個頂個兒都出息了。原來大家都羨慕他們家有陳紅這個閨女,現在則是已經不知道羨慕什么了。

    不過他們倒是帶動了一股子讀書的熱潮,你看,陳會計就是讀過書的人,這就比較會教育孩子,所以陳家幾個孩子都出息。要是一般人家,是不是就不行了。

    陳大娘和陳會計都湊在安裝工人身邊,工人調試了一會兒,說:“好了!”

    陳會計按照工人說的,緊緊的抿著嘴,嚴肅的盯著電視,按開了電視機的開關按鈕,嘩啦一聲,就出來一個人。一身西裝套裙的女人站在那里,身邊則是掛了一張圖:“華東、華北地區接下來會迎來新一波的降溫……”

    “我的天老爺啊,這出來人了!”陳大娘驚了一下,不過很快的就稀罕的不行。

    “老大姐,這不是在家里看電影一樣了?”王大娘跟陳大娘一貫處的好,早早就過來了。

    陳大娘稀罕的看著電視,如同看一個無價之寶,點頭:“可不是呢嗎?你說說,這人都咋鉆進去的啊!”

    幾個老太太老頭很熱鬧的議論起來,安裝工人見慣了這樣的一幕,說:“那行,這邊既然安裝好了,我們就先走了!”

    陳會計:“我送你們出去。”

    “謝謝大爺,不用了。”

    陳家熱熱鬧鬧的將人送了出去,陳清風一早睡個懶覺,就聽到外面鬧鬧哄哄的,他翻個身,悵然的坐了起來。此時姜甜甜還在睡,臉蛋兒紅撲撲的。

    陳清風批了外衣,這才下樓。

    他家人多,為了過年能住開,這房子可委實不小呢!陳清風他們一家三口就是住在二樓的。

    他披著衣服下樓,就看到一樓客廳真是熱鬧的不行,不光是老頭老太太,還有不少年輕人,都跟看西洋景兒一樣瞅著電視,一瞬都不想移開眼睛。

    四妞兒抬頭看到她小叔下樓,趕緊說:“小叔你醒啦?我去給你打個荷包蛋。”

    大過年的,老陳家人都回來,熱熱鬧鬧的。

    陳清風揉揉眼睛,說:“你們這一早干啥啊!跟菜市場似的,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牛牽到北京還是牛,陳清風還是這么個德行,不管說啥都是十分的好意思。不過他越是這樣,大家越是覺得親切。你看,這人就算是離開了家鄉也還是這樣的啊!

    想一想,總是覺得很親切。

    而且,彼此不拿鄉里鄉親當外人啊!

    “陳小叔,您買的電視到了!”鄰居家的小子崇拜的看著陳清風。

    好些年前,人人都說,可不能跟陳清風學啊,這人真是太懶了,這樣的人不會有出息的!將來養家都困難的。但是曾幾何時,這話就變了啊。人人都說,可得跟陳小六子多學學啊!你看看人家,生生的靠著讀書好,這就去了大城市啊!

    要說起來,這人就是從小就腦子快,要不然能有這樣的好日子嗎?

    “怎么樣?”陳清風上前看了一眼,點頭:“沒問題就行。”

    陳大娘埋怨的瞪他一眼,說:“這得不少錢吧?你就亂花錢,我們聽收音機還不是一個樣兒?”

    陳清風反問:“聽收音機你能看到人臉?”

    又說:“再說,你想我們夫妻的時候,能看到我們啥樣?有了電視就不同了。你可以每周在電視上看見我們夫妻。不是時時刻刻都能知道我們啥樣兒?胖沒胖的,氣色怎么樣,不是都曉得?這樣多好?”

    陳大娘一想也是這么個道理,其實她心疼歸心疼錢,但是也還是很得意兒子買電視的!她抿著嘴,心里越發的開花。這種得意,一般人無法體會啊!

    村里人都曉得陳小六子夫妻是上電視的,但是具體是個啥樣,他們都不懂的。畢竟,一般人家連個電視都沒有的。

    這個時候,倒是有人問起來了:“那你們就在電視里?這是咋進去的啊?”

    陳清風笑著說:“就像你們現在一樣,就是該干啥干啥,然后有人用機器拍你,就跟照片一樣,只不過變成活動了的。”

    其實解釋的更復雜,別人也是不懂的。

    這樣說,大家心里有個數兒反而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大侄子啊,這個電視,不少錢吧?”

    陳清風:“這個嗎?電視一千七,送貨五十。”

    陳大娘:“我的娘咧,送貨五十?”

    她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這咋這么多錢?怪不得剛才態度那么好呢!要是給我五十,我也樂意啊!”

    說到這里,陳大娘真是越發的感慨:“真貴啊。”

    陳清風:“可是方便啊!我總不能自己抱著電視回來吧?再說,咱們也不會安裝啊!人家賺的這就是送貨加技術的錢。其實如果在市里估計也就三五塊錢,誰讓咱們距離市里遠呢?你給錢,人家還不樂意跑這么一趟呢!你想啊,這種精細的東西,往農村走路不好,要是顛簸壞了。他們可怎么賠?人家也是有風險的,所以五十,這還得好好跟人家說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