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西廠擘建-《我在詔獄看大門》
第(3/3)頁
要知道自從他十六歲打霸州老家來到京城,進了錦衣衛衙門后,那諫官風聞官們彈劾他的折子,基本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就只有過年的那幾天會停一停。
那是大彈三六九,小彈天天有,哪怕他在廣西,江西屢立奇功,被皇帝不斷封賞,也不能阻止官員們彈劾他的熱情。
他一度自作多情以為是他這次舍身保護全京城的義舉感動了那些老頑固和小頑固們,從此終于可以擺脫總是被彈劾的宿命了。于是就在邱子晉來探病的時候提了一句。
“想什么呢?”
邱子晉當即翻了個白眼,“還不是因為你之前收留了季司業和唐主簿他們,國子監的師生們為了對你表示謝意,主動要求那些諫官們對你手下留情的。”
聽得萬達無話可說。
所以說,文官集團是千萬得罪不起的。
“國子監被炸,師生們都流離失所,只能住在禮部空余的院子里。臣想著過兩天就是中秋節了,干脆把他們請到星海匯里來吃個團圓飯,我們樓里還準備了文藝匯演……”
“你說什么?”
“臣的意思是‘星海匯’準備搬演應節的歌舞和小戲,好與民同樂。”
“所以你是來向朕嘚瑟你生意的很大是么?”
朱見深白了他一眼。
“嘿嘿,就是,臣啊,想在南京開一個分店。”
繞了半天,萬達終于回到了正題。
“南京的勛貴多,有錢人也多。臣想著,咱們應天府有的東西,順天府也必須有啊。皇上,您說是不是這個道??”
北京有皇宮,南京也有皇宮。北京有三省六部,南京一樣都不缺。
另外老朱家的親戚們都在那邊扎堆,那邊又是江南富庶之地,最不缺的就是有錢和有閑的人。
萬達想著能把店開到南京去的話,可比朱見深扣扣索索地發給他一堆可能是假銀子的戶部官銀要來的好得多了去了。
“你還不到三十歲,就想去南京養老?遠離京都了?”
朱見深是何等人也,一下就聽出了萬達所言背后的深意。
“陛下……”
萬達知道瞞不住這聰明絕頂的皇帝,只好承認,“臣想著,臣做了那么多年的錦衣衛,也是時候要‘急流勇退’了。左右南京也有錦衣衛衙門,臣去那邊也能給陛下辦事。”
“哼……”
朱見深睨了他一眼,“小郎舅今年不過才二十八歲。本科的新科狀元都比你年紀都大上半輪,朕還夸他‘未來可期’呢。小郎舅現在正是當打之年,說什么‘勇退’未免太早了些吧。”
說著,朱見深幾乎用生氣地語氣說道,“朕對小郎舅如何,你還不知道么?你難道是怕功高震主不成?不行!朕不會答應。貴妃娘娘也不會答應的。”
萬達要是拍拍屁股走了,阿瀾豈不是也要跟著去?
阿瀾要是不在京城,萬侍長想兒子的時候怎么辦?朕又要怎么辦?
絕對不行!
想都不要想。
“其實,微臣還有一重考慮……”
萬達見朱見深態度如此堅決,只好將更深一層的?由擺了出來。
“阿直他,過了年就要十八歲了。雖然他長了娃娃臉,看上去不過十五六歲的模樣,但已經是個少年郎了。他一個大小伙子總是在宮里住著,總歸需要避諱著些……”
萬達瞥了一眼站在殿下的覃昌,為難地說道,“陛下還記得當年和臣的約定么?等阿直長大了之后,就放他出宮。”
當年他和皇帝姐夫商議的時候,覃昌公公可都全程在場,可以作證啊。
朱見深聞言,皺起了眉頭。
君無戲言,十二年前小郎舅將孩子送到昭德宮內的時候,他確實和他有這樣的約定。
那時候他還覺得小郎舅仗著和萬貴妃姐弟情深,扔了一個燙手山芋給自己,會壞了宮里的規矩。
但是阿直這孩子過于優秀貼心了。十多年來,萬侍長幾乎已經將他視為親子。在阿瀾不在的這些日子里,他代替皇長子承歡膝下,帶給了他們夫妻兩人無限的慰藉。
更不要說這孩子在這次“黑眚”和奉天殿爆炸案中如此出色的表現,堪稱“忠勇雙全”,把東廠的那班人徹底給比了下去。
朱見深略帶責備地望了望懷恩。
“不是還有一年時間么?他明年才十八歲呢,小郎舅你急個什么勁兒。”
聽聽朱見深這話說的,簡直就是皇帝耍無賴啊。
萬達忍不住苦笑起來。
“按?說外朝男子一律不得入宮,小郎舅你自己還不是想來就來!你避嫌了么?”
皇帝接著又倒打一耙。
當年允許萬達隨時進宮陪伴萬貞兒的命令,可是他自己個兒下的。那塊“便宜行事的”令牌也是他賜的。
再說了,經過上回楊休羨在奉天殿門口的那一嗓子哀嚎,宮里的人誰不知道小郎舅“不能人道”之后干脆斷絕了對女人的心思,和楊千戶搞起“斷袖之癖”來了。難怪楊千戶都三十多歲了還不成親,原來他也攀上國舅爺了……
全皇宮的人,這回連同萬貞兒在內,都知道他對女人沒興趣了。
他需要避個什么嫌?
難道他們覺得他在連續十幾年登頂“京城惡勢力排行榜第一名”后,已經喪心病狂到連太監都不放過了么?
啊呸!
“阿直那么能干,朕還有事兒要交給他去做呢。”
朱見深獨裁起來誰也沒辦法。
“過了年之后。朕,要創立一個新的宦官衙門。”
朱見深頓了頓,看了一眼雙雙低下頭的懷恩和覃昌兩位太監,微微一笑。
“叫做‘西緝事廠’。我最近已經著阿直去挑選衙門今后辦公的地址了。”
“并且,讓阿直作為西廠提督,統領這個全新的衙門。”
朱見深斬釘截鐵地說道。
雖然自從十多年前救下汪直后,萬達就預料到遲早會有那么一天。但是他好不容易改變了汪直會成為宦官的命運,多少心里還存在一絲僥幸,想要將他在長大成人之前將他帶離京都,從此展開別樣人生。
誰知道,兜兜轉轉一圈,西廠還是如期建立了。
萬達心中無限感慨。
果然,歷史是沒有那么容易改變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