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熊孩出關-《我在詔獄看大門》
第(1/3)頁
萬達一行人尚未離開京城,遼東方面卻傳來了一封“捷報”。
遼東巡撫陳鉞率領其麾下襲擊建州三衛,取得了勝利。
原因是就在正月里,海西女真部落首領散赤哈,聯合建州女真,在新年期間趁著邊關防衛有所松懈,突襲了奉集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當地的官民本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中,突然遭逢大劫,損失慘重。加上北方嚴寒,多少個連綿的村莊和屯子,人丁、牛羊都損失殆盡。
陳鉞得到消息后,帶領手下總兵歐陽信發動了進攻,對女真各部進行反擊,幸而獲勝,于是寫了報捷的折子上奏。
還沒出發就聽到了這樣的“好消息”,汪直越發興奮,恨不得現在就趕到邊關。
也別打聽什么情報了,最好能直接上陣殺敵,那才叫過癮呢。
不過參加過多次戰場情報搜集工作的楊休羨,卻覺得很不對勁。
“自永樂年設建州三衛以來,朝廷采用的是以夷制夷的方式,以女真、韃靼人為羈縻衛所首領,他們受朝廷供奉,又能制約本族族人,不但和大明,與他們自己本族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突然叛變……恐怕內有隱情。”
因為這群人很快就要奔赴遼東,因此前日朱見深賜下一張珍貴的遼東輿圖,供他們參考。
如今聽到戰報,正好展開一觀。
楊休羨打開地圖,指著上面奉集堡的位置說到,“你們看奉集堡的位置,這里是開原城,上面是安樂州……”
“等等!”
萬達匆匆一撇,在地圖上看見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鐵嶺?”
宇宙的盡頭鐵嶺?
白云、黑土、李雪琴的故鄉?
原來這個時候就有鐵嶺了!
“說得好,鐵嶺衛,就是一切的關鍵所在。”
楊休羨點了點頭,“星海果然大有長進。”
萬達突然被夸,看著汪直遞上的佩服的眼神,心虛地低下頭,“嘿嘿”兩聲。
“洪武八年的時候,朝廷定遼都衛為遼東都司。二十一年,又在奉集堡設置了鐵嶺衛。之后以鐵嶺衛為中心,設立了用來解決人口的安樂州和自在州,你們看這個地方——”
楊休羨招呼萬達和汪直走進看仔細,“要說這輿圖,用來作戰指揮,視察地形地貌,自然是重要的,不過更多的是對大局勢方面的把控。你們看這鐵嶺衛的位置,它北面接的是兀良哈蒙古三衛,東邊是海西女真,東南又是建州女真和朝鮮。只要扼住此地,就是扼住了整個北方地區,所以這里乃是軍事重地,牽一發而動全身。”
元朝滅亡之后,為了收攏安撫蒙古、女真的貴族,除了一部分上層階級被遷往京師定居。從洪武到永樂年間,陸續設立的鐵嶺衛,自在、安樂兩州,就是用來收留投降和被強制從草原遷徙到大明京內的各北方部族的中下階級。
所謂“鎮撫”就是“鎮”和“撫”相結合,大明將他們安排在這幾個地方,編入衛、所編制,成為大明武裝力量的一部分。
楊休羨說完,大手在圖上一揮,最后在寫著“鐵嶺衛”的黑點上方,收緊了拳頭。
所以鐵嶺真的是宇宙的盡頭么?
萬達瞪大眼睛。
按照楊休羨的分析,鐵嶺衛及周邊地區奉集堡是一個蒙古,女真,朝鮮各方勢力的交融地區,就是因為各個部族互相滲透,又有大明的衛所壓制,才能保持著穩定和繁榮。
若是周圍地區發生零星的小戰斗還說的過去。真的在奉集堡這個地方鬧事,等于是一家單挑另外三家,是非常莽撞的行為。
但是根據陳鉞的上奏,說是從去年本來靠著賣給大明人參和貂皮,用來換取明朝制造的農具的女真人,因為兵部右侍郎馬文升禁制農具買賣,被逼無奈之下,才趁著新春前來劫掠,然后導致了奉集堡的戰事。
“未免有些過于兒戲。”
楊休羨用右手的食指關節敲了敲地圖說道。
“女真人自己也過新春。一般就算他們要打草谷,多半也是冬末春初,青黃不接,自己也沒糧食的時候。而且奉集堡還是東北諸部向大明朝貢的必由之地,非關西海女真一族之利。散赤哈為何要做這種損人損己之事,因為自己,害了整個女真三衛……”
“所以陛下雖然去年就收到了陳鉞的請戰折子,卻遲遲不大規模發兵,原因就在這里啊。”
萬達恍然地點頭。
“只是收到折子的時候是去年十二月,沒想到正月里又發生了奉集堡的事件……恐怕這段時間里,又發生了大事。”
楊休羨雙手負在身后,“如果沒猜錯的話,我們要提前動身了。”
話音剛落,高會敲了敲門,走進了廳堂。
“懷恩公公來衙門傳旨了。陛下要各位大人提前出發,三日后動身。”
萬達與汪直對視一眼,互相看到了對方眼里的佩服。
三日之后,天剛蒙蒙亮,打扮成了鹽茶商人的萬達等人,帶著用來掩飾身份的車馬貨物出了北門,往撫順方向而去。
這回微服,是裝扮成商隊,因此他們還帶上了數十個錦衣衛內的校尉同行,比起上回只有寥寥幾人就前往廣西開酒樓,那人數一下子多了很多。
遼陽為大明“九邊”的中心,自從元代以將,官方就修筑了完整的郵路和驛傳。這一行人只需沿著長城的遼東都司驛路走,十天之內,就能到達撫順。
眾人為了趕路,一路上都加快速度,當日夜里就到達了三河縣。
因為是喬裝,所以不能宿在官驛,萬達等趁著天黑之前進城,找到了一個民間的車馬驛,讓人卸車,準備隨便打發一晚,明天一早離開。
三河縣靠近京畿,距離通州不遠,所以此地還算繁華。
萬達打算等行禮都收拾好了,和汪直一塊去縣里頭逛逛。畢竟小阿直很少離開京城,從一出京開始,這半大的孩子就興奮得仿佛是出了樊籠的小鳥,看什么都新鮮,瞧什么都有趣。
“也不知道阿瀾現在在宮里怎樣了。”
萬達帶著風帽,披著一件銀鼠色的披風走出了驛站的院子,“最近太子心情不好,他可別再給我鬧出什么幺蛾子。”
“易儲”這件事情,在朱見深迅速出手后,被快速地鎮壓了下去。
幕后主使吳廢后的吃穿用度用被削減了一成,又被勒令禁足,莫說西內,現在是連羊房夾道都出不去了。
至于周太后,朱見深則禁足她本人和她身邊的內侍宮女前往邵妃所在的未央宮。還以邵氏有孕在身,身體沉重為名義,免去了她每日晨昏給王皇后與周太后請安的慣例。徹底杜絕了周太后企圖強搶兒媳之子的企圖。
這下把老太太氣的夠嗆,天天在宮里敲敲打打,指桑罵槐。
據說這次能夠這么快抓住吳氏收買的小太監,東廠的新任提督尚銘出了大力氣,從而一躍成為朱見深眼前炙手可熱的紅人。
與曾經的提督懷恩如今的境遇相比,讓人看得唏噓。
這個尚銘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除去抓出內宮傳播易儲謠言傳播者這件大事,這幾日在京師內也掀起了一陣旋風。
萬達雖然這段時間一直都在準備離京的事宜,不過也從錦衣衛手下那邊聽說,東廠廠公尚銘帶人在京內搜查富豪之家的罪證,且記錄在案。但凡其中有人稍微干一些違?亂紀的事情,就會被請入東廠“喝茶”。
很多富豪為了保命,紛紛獻出家產上繳,并且保證此后不敢再犯。
之前懷恩提督東廠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只聽命于朱見深的指示,很少讓手下主動出擊。加上他本身為人剛正持重,約束手下,因此東廠這十多年來,比起前朝要黯淡了很多,在皇帝面前沒有什么很拿得出手的功績。
如今尚銘剛上任,就屢立新功,那些富豪們上繳的金銀多半又進了皇帝的內庫,讓朱見深對他越發信任了起來。
“他又不騷擾普通百姓,只對富家豪門下手。況且那些豪強本來就不怎么干凈,這么做,似乎也說的過去。”
對于屬下說他們錦衣衛的風頭,最近都被這個尚銘給蓋過了的事情,萬達聽了,也只是這么一說。再說了,尚銘好歹是汪直推薦的人才,他多少也要給個面子的。
聽到萬達提起萬瀾和太子,汪直也難免憂心。
他們這一去,至少兩三個月,這就意味著阿瀾要在宮里住一旬那么久。
他還記得上一回阿瀾進宮的時候,居然帶著太子去太液池那邊游玩。兩個小子背著眾人,踩到已經開始融冰的湖面上,差點釀成大禍。
那次幸好他和小千哥都在,才及時阻止了他們,沒出大事。如今他和小千哥都走了,也不知道皇宮里還有誰能管住阿瀾。
“哎,什么聲音?”
“你們可聽到了什么聲響么?”
萬達和汪直正要離開院子,就聽到正在后院卸馬車的幾個打扮成了車隊伙計的校尉們,正在議論紛紛“是箱子,是箱子里傳來的聲音。”
箱子?昨天打包箱子的時候,他都逐一檢查過,不是茶葉,鹽巴,就是一些質量還算可以的絲綢,都是些死物,哪里會發出聲音。
萬達腳步一頓,一種極為熟悉的感覺襲上心頭。
“哎!這里面怎么會有個小孩!”
一個大漢高聲叫了起來,連帶著孩子的尖叫聲。
“不會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