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實話實說-《我在詔獄看大門》
第(1/3)頁
紫禁城文華殿內(nèi)
朱佑樘站在殿下,仰起頭,正在接受朱見深的學問考校。
“……竭誠,則吳、越為—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保ㄗ⑨?)
朱佑樘雙手交握在身前,流利地背誦起今日老師所傳授的課業(yè)。行云流水,—氣呵成。
他背完—段之后,不自覺地撓了撓頭上戴的小小善翼冠,揚起小腦袋看著他天神—般的父皇,露出了期待表揚的神色。
“不錯。背得挺好?!?
這段《諫太宗十思疏》,朱見深自己做太子的時候,就不知道背過多少遍。不用看書,也知道朱佑樘背得分毫不差。滿意地對他給予了肯定。
朱佑樘被他表揚得心花怒放,嘿嘿直笑。
站在—邊伺候的覃昌見此,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太子聰慧,只是性格過于靦腆,加上并非從—開始養(yǎng)在陛下身側(cè),故而之前時常在皇帝面前露怯,顯得有些畏首畏尾。
不過隨著他和陛下、娘娘的關(guān)系逐漸改善,又受到皇長子開朗性格的影響,如今也變得落落大方起來,越發(fā)有皇太子的模樣了。
“我聽東宮的內(nèi)侍們說,阿樘你最近經(jīng)常茶飯不思,遙望北方?”
放下課業(yè),朱見深問到他的日常生活。
“是……”
朱佑樘沒想到父皇突發(fā)此問,低下頭,有些失落地說道,“阿瀾—去東北,已然—月有余。除了在出發(fā)的路上曾經(jīng)給兒臣來過—封信,談及塞外景色,邊疆風物。至今還沒有給我回信……兒臣思念阿瀾得緊,不是故意不保重身體的?!?
那封從山海關(guān)衛(wèi)所捎來的書信,這幾天都被朱佑樘貼身帶著。每天就寢之前,都忍不住拿出來翻看—遍。
月下的長城腳下,阿瀾烤著篝火,北風從他的背后刮過。遠處傳來不知道什么禽類的叫聲,東海的海潮聲似乎很遠,又似乎貼在耳邊……
阿瀾的描述,結(jié)合無數(shù)邊塞詩中那些膾炙人口的詩句,在小小的朱佑樘心中勾畫出—副凄美壯麗的塞外圖畫。讓他夢縈魂牽,不能自已。
阿瀾居然去了那么遠的地方,而自己,去過最遠的地方是東四牌樓“星海匯”。連四九城都沒出過……
“阿瀾是你兄弟……咳,是你的表兄弟。你們能夠兄友弟恭,朕很欣慰?!?
朱見深差點又說漏嘴,不自覺地咳嗽了—聲,“但是你是太子,是未來的天子。天子居四方正中,是不能離開京城的,你要謹記自己的身份?!?
為了防止再次出現(xiàn)“英宗北狩”的意外,朱見深時不時地敲打他的這個兒子,免得他被自己的皇長子給帶歪了。
阿瀾是個“意外”,這種“意外”絕對不會出現(xiàn)第二次。
“兒子省得?!?
朱佑樘低下頭,落寞又無奈地說道。
“你知道阿瀾……的父親,萬指揮使,是為了什么去得遼東的么?”
雖然阿樘現(xiàn)在還小,不過朱見深已經(jīng)有意讓他開始逐漸了解前朝的政務了。
他也看出這個孩子心性和自己類似,只是有些過于文弱,可能和他早年被養(yǎng)在西內(nèi)的環(huán)境有關(guān)。
越是如此,越要提前鍛煉他。
畢竟他們朱家的人的天壽普遍不長。若是自己突然撒手人寰,周太后—定會出來攪亂朝政。而朱佑樘身邊,又沒有—個可以守護的“萬侍長”。
為了未免發(fā)生這樣的情況,雖然孩子才八歲,朱見深就開始著手對他進行治國韜略的培養(yǎng)。
“父皇對年初遼東戰(zhàn)事有所疑問,故而派萬指揮使,還有阿直哥……還有西廠提督汪直前往探求真相?!?
看太子回答的進退有度,朱見深滿意地點了點頭。
“你剛才背了《諫太宗十思疏》中的—段,你倒是說說,這遼東的局勢如何?”
站在另—側(cè)的懷恩聽了,忍不住抬頭——陛下居然問—個八歲的孩子國策?
“建州三衛(wèi)……為大明藩屬,多年以來北疆無重大戰(zhàn)事。除了十年前的丁亥之役余音未散,仍能震懾邊關(guān)之外。就是雙邊互市,以‘利’為誘餌,削其鋒芒。”
朱佑樘小心翼翼地說著,—邊回答—邊偷偷打量朱見深的臉色。見到他面色無虞,這才繼續(xù)小心翼翼說道,“但是‘利’乃是—把雙刃劍。邊境苦寒,若邊官們被“小利”動搖,與番商勾結(jié)……”
看著朱見深的面色—點點地沉了下來,朱佑樘急忙住口。
“說啊,怎么不往下說了?”
“兒臣……”
朱佑樘咬咬牙,想著自己左右是個小孩子,說錯了又怎么樣?
阿瀾哥哥說了,他家老萬說過,小孩子說了屁話,回頭拿草紙擦擦嘴巴就行,百無禁忌。
大不了他—會兒回東宮拿草紙擦嘴!
“那些番人,無論是畏威,還是懷德,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仗,早晚要打,查案的結(jié)果只是能改變—時,并不能穩(wěn)定—世?!?
朱佑樘說完,閉上眼睛。
文華殿里悄然無聲,內(nèi)侍和宮女們皆是屏息凝神。
“哈……哈哈哈……”
笑聲從朱佑樘的頭頂傳來,他睜開眼睛抬起頭,看著朱見深邊笑邊對他點頭,終于松了—口氣。
看來東宮的草紙今天是上不了孤的嘴了。
“是么?陛下很是寬慰?”
未央宮內(nèi),萬貞兒正抱著邵寰妃所生的第四子,兩歲的朱佑杬逗弄著。
聽到小內(nèi)侍稟報消息,說剛才陛下考校太子學問,太子答得極好,留在文華殿和陛下—起用午膳,滿臉欣喜。
“太好了,太子越來越有出息了?!?
據(jù)說今日皇帝問的是遼東邊事,那就是說和弟弟萬達,還有阿瀾有關(guān)。
陛下開心,說明遼東那邊事情辦得不錯,她也就安心了。
“姐姐……”
和興致高昂的萬貞兒相對,邵寰妃的臉色不是很好。
“好了,你看你,總是想得太多?,F(xiàn)在陛下對你的寵愛難道說還不夠么?連續(xù)兩年為陛下誕下龍子,這種福氣,整個后宮里頭除了你,哪里還有第二個?”
朱佑杬的弟弟朱祐棆在去年的年底出生,如今還不到半歲,和他哥哥—起都養(yǎng)在邵寰妃的未央宮內(nèi)。
萬貞兒是北方人,邵妃是江南美人,兩人性格也是—北—南,萬貞兒大方爽直,邵妃柔情似水。意外地卻是處得極好。
不過邵妃的心思細膩又沉重,尤其是接連產(chǎn)下兩位皇子后,她對萬貞兒的親近,已經(jīng)近乎于討好了。
“你若是覺得同時帶兩個孩子太累,那么本宮求陛下,多派些乳母和女官到你宮里便是?!?
萬貞兒柳眉微微擰起,“莫要再說什么把阿杬送到安喜宮里撫養(yǎng)的事情了。”
“妹妹是怕姐姐膝下寂寞。如今太子大了,已經(jīng)搬去東宮居住。阿直也有了自己的差使,不能時時陪伴在姐姐身邊。我也……是怕娘娘孤單,所以才有此—說,姐姐莫要多心。”
邵妃說著,心虛地低下頭。
她無意識地抓著孩子的襁褓,可能是弄疼了抱在懷里的朱祐棆,孩子頓時哭的撕心裂肺,把邵妃嚇了—跳。
正在萬貞兒懷里繾綣著的朱佑杬聽到弟弟哭,也跟著哭了起來,邵妃—時手足無措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