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63章 終章-《問鼎宮闕》


    第(1/3)頁

    新年開春,大婚事宜便提了起來。禮部擇定好吉日,接著就是六尚局按部就班地籌備。

    吉日定在了六月,恰是暑熱漸起的時候,如此自是順理成章地免去了今年的避暑,正合夏云姒的心思。

    而且她想,這大概也合寧沅的心思。

    那些舊事于寧沅而言痛苦又讓人為難,他或許還想盡孝,但也未必還想多見如今的太上皇——每每一見,他就要想到自己的母親因父親的種種不堪而死,讓他如何自處?

    所以這“盡孝”,也是當下的情形最好。

    ——在衣食住行上,寧沅從不虧了他。就是吃著那樣時令鮮果好吃了,都要著人往行宮送一份。但同時,又可以眼不見為凈。

    加之登基之初政務繁忙,也著實是抽不開身,即便一連數月不得去行宮探望,朝臣們也能體諒。

    是以大婚之后,他也沒與皇后去行宮見禮,一頭扎進了政務里,忙得不可開交。

    對此,倒是方式有些忐忑,向夏云姒問安時輕鎖著黛眉道:“皇上剛登基,事多人忙,這臣妾也知道。只是太上皇那邊……若不去見個禮,臣妾總覺得禮數上過不去。”

    夏云姒只含著笑寬慰她:“你要知道,皇帝不是個糊涂人,輕重緩急他自有自己的權衡,你不必擔心。他亦不會讓你夾在中間難以做人,若來日太上皇怪罪,也自有他擔著。”

    方氏沉默了會兒,緩緩地點點頭:“那臣妾聽太妃的。”

    “嗯。”夏云姒頷首,“你們新婚燕爾,好好過日子便是了,不要為這些閑事添了不快。”

    “不會。”方氏脫口而出,與夏云姒目光一觸,又紅著臉低下頭去,“皇上待臣妾好著呢。”她低著頭小聲道。

    夏云姒嗤笑出聲,方氏頓時雙頰更紅,頭都不敢抬一下。

    夏云姒忙擺擺手:“那不多留你了。聽聞你近來常在紫宸殿伴駕,快去吧,別讓皇帝多等。”

    方氏自然聽得出她話里的打趣,又面子薄,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只得窘迫地起身一福,匆匆地告退出去。

    待得她走遠了些,小祿子打了簾進來:“太妃。”

    “嗯?”夏云姒抬眸,小祿子奉上一封信:“行宮又來信了。”

    夏云姒接過來,冷!冷笑一聲,也不拆開看,照例鎖進盒子里,口吻閑閑地問他:“鶯時她們的婚事都妥了?”

    “都妥了。”小祿子嘿地笑了聲,“就是都趕在同一個月里出嫁,下奴一個月里隨了八次份子,可是將家底都隨出去了!”

    夏云姒撲哧一聲:“從壽安宮的賬上補給你。”

    小祿子卻又擺手:“那可不敢。下奴隨的份子那是下奴的心意,若是平白讓太妃掏了錢,哪天她們幾個回宮覲見不得一起揍下奴一頓?那幾個姑奶奶,下奴哪兒打得過啊!”

    這話說得滿屋子的宮女都禁不住地笑。在這樣的事上,夏云姒也不拘她們。鶯時她們嫁出去了,新換進來的宮女都是十四五歲的年輕姑娘,身邊多了笑聲,日子過得比從前松快多了。

    如此,一眨眼就又是小半年。

    臨近臘月時椒房宮先傳了喜訊,說皇后有喜。不過幾日,行宮卻又有了壞消息,說太上皇快不行了。

    人至臨終,一干子女總歸是要去看看的,夏云姒與一眾太妃自也同去。

    她沒什么可怕,因為行宮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傳了話來,說太上皇再度發病后已說不出話。

    到底是中風,氣血不順之下三番五次地發作,最后總會這樣的。

    和她所料的也沒什么差別。

    眾人趕到的那日,行宮之中一派哀傷。皇帝與皇貴太妃坐在病榻邊,其余太妃與親王和長公主們長跪榻前,啜泣聲滿殿都是。

    太上皇尚有口氣在,目光怔忪地望著眾人,卻說不出一個字。

    過不多時,有宮人進來奉湯,行至床前,向皇帝福了福:“皇上,該到太上皇用湯進補的時候了。”

    皇帝頷一頷首,將床邊的地方讓開。夏云姒亦起身退至一旁,冷冷地睇著那湯。

    哦,今日瞧著是山參湯,大補。

    諸如這般的湯,是她親口叮囑的宮人,讓他每日都要服用,每日都是大補。

    太醫院對此有過異議,院首親自去宮中見過她,道這樣的進補太上皇怕是吃不消,她只淡淡道:“怎的,本宮與太上皇相伴多年,大人怕本宮害太上皇?”

    能坐到院首這個位子,自是人精,一聽便懂了。

    他也絕不會去問皇帝的意思,因為她已是皇貴太妃,如何看來都無取太上皇!性命的必要。如此行事,誰知是不是皇帝授意?

    所以在這每日一道的滋補湯下,不過一年光陰,他的身子便迅速抽空了下去,眼下已只剩了一副枯骨,再無昔日的風姿。

    虛不受補,總是這樣的。

    姐姐走的時候,也差不多就是這樣。

    過了會兒,他渙散的目光終于聚攏了幾分,定在她的臉上。

    他就那么直勾勾地看著,她想他此時該是恨意滿心吧,只可惜身子虛弱,眼中已連恨意都蘊不出來。

    寧沅轉頭看她,帶著幾分懇求,意有所指:“姨母……父皇快不行了。”

    她點點頭,語中含著讓人安心的寬慰:“你們出去吧,我陪著他。”

    說著她坐下,對上他那雙直勾勾的眼睛:“別看了,我若是姐夫,就早點咽氣。”

    他一動不動。

    她俯身湊到他面前,帶著三分嫵媚將他摟住,他掙了那么一下,引得她一笑。

    輕描淡寫地,她又說:“不然都對不住那些好湯。”

    “虛不受補的滋味,不好受吧?昔日臣妾只想著必要讓貴妃嘗到這份苦,得知真相那日才覺得……總該讓姐夫也嘗嘗。”

    “姐夫。”微微頷首,她吻了一下他的額頭,“其實這么多年來,我一直想問問你,自欺欺人到真將自己也騙了,究竟是怎樣的感受。但現在……倒也不重要了。”

    “現在我更想讓你知道,姐姐是死在你手里的,你知道么?”她說著,直視向他的眼睛。

    那雙眼睛突然瞪得渾圓,勾得她又一聲笑:“你是真不知道,還是也自欺欺人地將它忘記了?”

    “是你暗示的順妃,順妃才給貴妃與昭妃出的計呀。”她嫣然而笑,“你可真有意思。”

    他搖頭,一下又一下,不肯承認。

    “說不了話,否認不了,憋得慌吧?”她修長的護甲緩緩地撫過他的臉頰,“帶著這份心思,多吊兩天的氣吧!吧,想想姐姐那幾天心里有苦難言是什么感覺。”

    “哦,還有。”她眉眼彎彎,“你的那些信,都在我那里,寧沅一封也沒瞧見。所以你若想著寧沅會在你死后與我翻臉,可死了這條心吧。”

    渾圓的眼睛猛然失去氣力,只余死灰一片。

    夏云姒覺得有趣極了。

    現下看來,還好她沒信了那些鬼話——就算他們下輩子真不會有好果子吃又如何?哪有現世報償來的痛快!

    “臣妾先告退了。”起身悠悠一福,她轉身離開了。

    她希望他能至少多熬一天,因為姐姐當時也是硬熬著一口氣多活了一天。

    誠然姐姐當時是為讓宮中眾人能好好過上巳節,不用日后年年都要在她的忌日中度過上巳,但她還是想讓他體會一下,姐姐臨終之時到底有多苦。

    四天后,他才在深夜的昏迷中離世,行宮里敲了喪鐘,京中皇宮的喪鐘很快也震響了,夏云姒聽到有宮人在慨嘆,說太上皇兩天前一度拼盡力氣要起來、還想說話,卻最終也只能逼出兩個字來:“夏,云……”

    宮人唏噓說:“太上皇這是到死都還念著佳惠皇后。適才宮人們一瞧才發現,他使力使得連床褥都抓破了。”

    夏云姒對此不予置評。她心下覺得,他想喊的或許不是姐姐,而是她。

    因為這連名帶姓的叫法實在不似向姐姐表達愛意,倒多半是想下旨殺了她。

    帶著這未竟的心愿入土去吧。

    眾人直至喪儀辦妥才返回宮中,一連數日,人人臉上都帶了倦色。

    回宮后不久,已纏綿病榻多年的太皇太后又因經不住兒子離世的打擊,也隨之去了,緊跟著便是又一場喪事。

    這些事都有繞不過去的規矩,皇后雖在孕中,儀程中也難免有要她出面的地方,是以前前后后忙碌一場下來,她一連數日身子都不大舒服。

    寧沅為此滿面愁苦,一想接下來還要守孝齋戒三年,怎么想都怕皇后熬不過去。最后終是頂著滿朝的議論下了旨,道為皇嗣考慮,皇后不必齋戒了,讓御膳房好好安排一日三膳。

    !這些事就都用不著夏云姒操心了。回到宮中,她閉門待了一整日,一封一封地將先帝數月來寫的信讀了一遍。

    這些信,其實無一封是寫給她的,都是寫給寧沅的。只不過行宮宮禁當時由徐明義掌管著,這些信一封也落不到寧沅手里去。

    夏云姒饒有興味地一字字地讀,清晰地分辨出那些信上的字跡從數月前的尚算工整逐漸變得潦草凌亂不堪,也清楚地品出了他的情緒轉變。

    最初時,他是尚有幾分自持的,在信中對寧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讀下來還算得一篇不錯的文章;但到了最后,情緒已張狂瘋癲,信中只余對她的咒罵,亦斥責寧沅不孝。

    依著順序這樣讀下來,多像他的一生。

    夏云姒很慶幸自己將這些信壓到今日才讀,因為那幾段對她說的話雖是惡毒冷酷,卻也透著幾許悲涼哀傷。她與他到底相伴多年,若早一些讀到這些信,會不會抬一抬手留他多活些年也說不定,事情將會多出許多變數。

    而現下,一切都已成了定局,這些信在她心底留下怎樣的波瀾都不要緊了。

    個中味道皆可留待日后幾十年細品,或甜或苦,終是無傷大雅。

    紙片迅速地被浸透,字跡也很快消散。她淡看著它們被沖遠,站起身時有些失神,險些被地上的薄冰滑上一跤。

    “太妃當心——”小祿子及時扶住她,笑說,“水渠邊不免結冰,最是容易摔了。其實太妃若有不愿旁人看到的東西,倒不如燒了省事。”

    她便也笑笑,隨口敷衍說:“也是。”

    事實上她也想過燒了省事,轉念一想又覺還是這樣穩妥。畢竟給亡故的親人送東西都是用燒,萬一這些信不小心燒去了姐姐那邊,可就是給姐姐添堵了。

    想這些時她自己也覺得可笑,她一個連神佛也敢罵上百八十遍的人,偏生又在這事上信得不行,生怕姐姐難過。

    至此,就只剩下一件事了。

    夏云姒在先帝末七之日,去見了被圈禁已久的覃西王。

    !這天她化了個分外妖嬈的妝,妖嬈得全不似守寡之人。宦官將覃西王押到她面前跪下,她翹著二郎腿噙笑打量了好半晌。

    覃西王幾番掙扎,想沖上來對她動手,但都沒能掙開。

    她直至欣賞夠了,才悠然開口:“先皇駕崩,新君繼位——天下是易主了,殿下算得奇準無比。”

    “你這惡婦……”覃西王聲音顫抖不止,“我皇兄是明君,就因為你……”

    她早想好了要打他這一巴掌,沒帶礙事的護甲,指甲倒修得很好,一掌抽下去,側頰上血痕紅得想被野獸撓過。

    “你皇兄是明君,我姐姐就不是賢后了嗎!”她終于將這番藏了多年的話罵了出來,“就因為什么天象之說,你讓她慘死宮中!”

    “你還有臉說我夏家姐妹禍國殃民!”

    “今日局面,皆是殿下您一手促成!”

    有那么一瞬里,覃西王只道她瘋了。可她終又收住,目光再度落在他臉上,淡漠而戲謔:“你知道你哥哥的死狀有多慘么?”

    “你……”他瞳孔驟縮,憤慨之烈。

    她起身,輕佻地捏起他的下巴:“你自己想想看吧——哀家只告訴你一句,那恐怕是你想都想不出的慘。”

    然后,她邊轉身出了這方屋子。著人添了張椅子,安然在外落座。

    覃西王也被人放開,透過木柵仍能看見她,無可控制地破口大罵。

    足足兩個時辰,她就在那里品著茶、吃著點心,聽著他罵。

    這樣的罵真讓人覺得痛快。

    十五年前,她也曾想這樣大罵。罵貴妃、罵昭妃、罵先帝,甚至想罵家中緘默不言的長輩們,但她最終忍了下來。

    因為那時她知道,除了罵之外,她還能有更好的辦法作為報復。

    而覃西王現下沒有報復的辦法了。

    這罵聲落在她耳中,就像對她這些年的犒賞。

    她直至他罵累了才起身離開,邊往外走,邊留了三句話。

    第一句是:“哀家送殿下一句話,煩請殿下來世也記得,免得再糊涂一世——‘!聽天命者,反受其擾’。”

    微頓,又說:“覃西王因先帝離世大為悲痛,于獄中割腕自盡。”

    最后,她道:“小祿子,盛一杯他的血帶走,回去之后在冰窖里妥善收著,哀家有用。”

    小祿子應了聲諾,背后不遠處前后腳傳來的,便是覃西王低低的慘叫聲了。

    這倒讓她一怔,亦有些心驚:“你知道?”

    寧沅鎖著眉頭沒說話。

    夏云姒打量著他的神色:“你不高興?”

    “……不。”寧沅搖頭嘆息。

    但姨母的事,倒不難想通。

    這么多年來姨母都不喜歡父皇,甚至恨著父皇,那她進宮來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為母后討個公道,二便是為讓他好好長大成人。

    這兩個原因放在上頭,他斷無道理開口要求姨母為父皇守寡。

    他只是覺得:“我還是希望姨母留在宮里。姨母前些年過得委屈,現下總該我盡孝了。”

    “‘盡孝’?”夏云姒品著這兩個字嘖聲,“這不急。這事……你們幾個日后都還有的是機會呢。”

    寧沅鎖著眉看她。

    “皺什么眉!”夏云姒瞪他,“你姨母我如今還不到二十八歲,又不是半截身子入土的年紀!”

    “這我知道,我就是……”寧沅懊惱地撓頭,他就是覺得有點舍不得。

    不過,罷了,姨母的那處府邸說到底離皇宮也不遠,日后也不是不能走動。

    有兩日后,皇貴太妃車駕就出了宮。府中一切原也都已打理妥當,但鶯時她們不放心,幾個人約好一同來了,一道盯著底下的小丫頭們里里外外地收拾。

    如此還是一直忙到傍晚才算徹底地歇下,夏云姒躺了小兩刻,又起身,去了廂房。

    正院的廂房仍是用作佳惠皇后的靈堂,她著小祿子將那杯覃西王的血取了來,往供桌上一放:“喏,姐姐你看,這是罪魁禍首的血。”

    “還有貴妃和昭妃,都沒在妃陵了,你放心吧。”

    “哦,!,還有姐夫……”她嘖一嘖聲,“沒跟你合葬,你應該沒見到他吧?”

    她邊說邊坐到蒲團上,眼眶泛著酸,紅起來,沒禁住一聲抽噎。

    “你的椒房宮現在住了人了,你兒媳,人不錯,希望椒房宮別再早早空出來吧……”

    “你在庫里給我備的嫁妝,我取出來了。怎么那么多?害的鶯時今天收拾的時候閃了腰。”

    門突然被推得輕輕一響,她下意識地慌張抹淚。側首看去,是徐明義出現在了門口。

    他有點局促,看著她滯了滯,又還是提步進了屋。

    “咳——”他咳嗽一聲,“給你們姐妹倆帶了點鹵牛肉。”

    他說著將食盒放在她面前的地上,自己也在她旁邊席地而坐。

    他望著靈位一哂:“大小姐,日后我跟阿姒就是鄰居了,您放心。”

    “咝——”她拿胳膊肘一拱他,哽咽著又抹抹淚,瞪他,“這是我姐靈前,你想好再說話。”

    徐明義笑一聲,又斂去。

    接著他站起來,理一理軟甲和斗篷,向靈位端正一揖:“大小姐,日后阿姒就歸我照顧了,您放心。”

    “雖然我讀的書不如她多,但戰功還行。”

    “雖然她小時候總欺負我,但我不跟她記仇。”

    “徐明義!”夏云姒踢他腳腕,他笑著低頭看過來,她就驀地也笑了。

    “哈哈哈哈。”他笑著坐回來,抬手用拇指抹抹她臉上的淚痕,“不哭了啊,你一哭我就慌。”

    “……嗯。”她喉中含糊地應上一聲,雙頰泛紅起來,很快便已是緋色一片,姣好嫵媚,恰似庭中正開的桃花。

    —正文完—

    這些信,其實無一封是寫給她的,都是寫給寧沅的。只不過行宮宮禁當時由徐明義掌管著,這些信一封也落不到寧沅手里去。

    夏云姒饒有興味地一字字地讀,清晰地分辨出那些信上的字跡從數月前的尚算工整逐漸變得潦草凌亂不堪,也清楚地品出了他的情緒轉變。

    最初時,他是尚有幾分自持的,在信中對寧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讀下來還算得一篇不錯的文章;但到了最后,情緒已張狂瘋癲,信中只余對她的咒罵,亦斥責寧沅不孝。

    依著順序這樣讀下來,多像他的一生。

    夏云姒很慶幸自己將這些信壓到今日才讀,因為那幾段對她說的話雖是惡毒冷酷,卻也透著幾許悲涼哀傷。她與他到底相伴多年,若早一些讀到這些信,會不會抬一抬手留他多活些年也說不定,事情將會多出許多變數。

    而現下,一切都已成了定局,這些信在她心底留下怎樣的波瀾都不要緊了。

    個中味道皆可留待日后幾十年細品,或甜或苦,終是無傷大雅。

    紙片迅速地被浸透,字跡也很快消散。她淡看著它們被沖遠,站起身時有些失神,險些被地上的薄冰滑上一跤。

    “太妃當心——”小祿子及時扶住她,笑說,“水渠邊不免結冰,最是容易摔了。其實太妃若有不愿旁人看到的東西,倒不如燒了省事。”

    她便也笑笑,隨口敷衍說:“也是。”

    事實上她也想過燒了省事,轉念一想又覺還是這樣穩妥。畢竟給亡故的親人送東西都是用燒,萬一這些信不小心燒去了姐姐那邊,可就是給姐姐添堵了。

    想這些時她自己也覺得可笑,她一個連神佛也敢罵上百八十遍的人,偏生又在這事上信得不行,生怕姐姐難過。

    至此,就只剩下一件事了。

    夏云姒在先帝末七之日,去見了被圈禁已久的覃西王。

    !這天她化了個分外妖嬈的妝,妖嬈得全不似守寡之人。宦官將覃西王押到她面前跪下,她翹著二郎腿噙笑打量了好半晌。

    覃西王幾番掙扎,想沖上來對她動手,但都沒能掙開。

    她直至欣賞夠了,才悠然開口:“先皇駕崩,新君繼位——天下是易主了,殿下算得奇準無比。”

    “你這惡婦……”覃西王聲音顫抖不止,“我皇兄是明君,就因為你……”

    她早想好了要打他這一巴掌,沒帶礙事的護甲,指甲倒修得很好,一掌抽下去,側頰上血痕紅得想被野獸撓過。

    “你皇兄是明君,我姐姐就不是賢后了嗎!”她終于將這番藏了多年的話罵了出來,“就因為什么天象之說,你讓她慘死宮中!”

    “你還有臉說我夏家姐妹禍國殃民!”

    “今日局面,皆是殿下您一手促成!”

    有那么一瞬里,覃西王只道她瘋了。可她終又收住,目光再度落在他臉上,淡漠而戲謔:“你知道你哥哥的死狀有多慘么?”

    “你……”他瞳孔驟縮,憤慨之烈。

    她起身,輕佻地捏起他的下巴:“你自己想想看吧——哀家只告訴你一句,那恐怕是你想都想不出的慘。”

    然后,她邊轉身出了這方屋子。著人添了張椅子,安然在外落座。

    覃西王也被人放開,透過木柵仍能看見她,無可控制地破口大罵。

    足足兩個時辰,她就在那里品著茶、吃著點心,聽著他罵。

    這樣的罵真讓人覺得痛快。

    十五年前,她也曾想這樣大罵。罵貴妃、罵昭妃、罵先帝,甚至想罵家中緘默不言的長輩們,但她最終忍了下來。

    因為那時她知道,除了罵之外,她還能有更好的辦法作為報復。

    而覃西王現下沒有報復的辦法了。

    這罵聲落在她耳中,就像對她這些年的犒賞。

    她直至他罵累了才起身離開,邊往外走,邊留了三句話。

    第一句是:“哀家送殿下一句話,煩請殿下來世也記得,免得再糊涂一世——‘!聽天命者,反受其擾’。”

    微頓,又說:“覃西王因先帝離世大為悲痛,于獄中割腕自盡。”

    最后,她道:“小祿子,盛一杯他的血帶走,回去之后在冰窖里妥善收著,哀家有用。”

    小祿子應了聲諾,背后不遠處前后腳傳來的,便是覃西王低低的慘叫聲了。

    這倒讓她一怔,亦有些心驚:“你知道?”

    寧沅鎖著眉頭沒說話。

    夏云姒打量著他的神色:“你不高興?”

    “……不。”寧沅搖頭嘆息。

    但姨母的事,倒不難想通。

    這么多年來姨母都不喜歡父皇,甚至恨著父皇,那她進宮來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為母后討個公道,二便是為讓他好好長大成人。

    這兩個原因放在上頭,他斷無道理開口要求姨母為父皇守寡。

    他只是覺得:“我還是希望姨母留在宮里。姨母前些年過得委屈,現下總該我盡孝了。”

    “‘盡孝’?”夏云姒品著這兩個字嘖聲,“這不急。這事……你們幾個日后都還有的是機會呢。”

    寧沅鎖著眉看她。

    “皺什么眉!”夏云姒瞪他,“你姨母我如今還不到二十八歲,又不是半截身子入土的年紀!”

    “這我知道,我就是……”寧沅懊惱地撓頭,他就是覺得有點舍不得。

    不過,罷了,姨母的那處府邸說到底離皇宮也不遠,日后也不是不能走動。

    有兩日后,皇貴太妃車駕就出了宮。府中一切原也都已打理妥當,但鶯時她們不放心,幾個人約好一同來了,一道盯著底下的小丫頭們里里外外地收拾。

    如此還是一直忙到傍晚才算徹底地歇下,夏云姒躺了小兩刻,又起身,去了廂房。

    正院的廂房仍是用作佳惠皇后的靈堂,她著小祿子將那杯覃西王的血取了來,往供桌上一放:“喏,姐姐你看,這是罪魁禍首的血。”

    “還有貴妃和昭妃,都沒在妃陵了,你放心吧。”

    “哦,!,還有姐夫……”她嘖一嘖聲,“沒跟你合葬,你應該沒見到他吧?”

    她邊說邊坐到蒲團上,眼眶泛著酸,紅起來,沒禁住一聲抽噎。

    “你的椒房宮現在住了人了,你兒媳,人不錯,希望椒房宮別再早早空出來吧……”

    “你在庫里給我備的嫁妝,我取出來了。怎么那么多?害的鶯時今天收拾的時候閃了腰。”

    門突然被推得輕輕一響,她下意識地慌張抹淚。側首看去,是徐明義出現在了門口。

    他有點局促,看著她滯了滯,又還是提步進了屋。

    “咳——”他咳嗽一聲,“給你們姐妹倆帶了點鹵牛肉。”

    他說著將食盒放在她面前的地上,自己也在她旁邊席地而坐。

    他望著靈位一哂:“大小姐,日后我跟阿姒就是鄰居了,您放心。”

    “咝——”她拿胳膊肘一拱他,哽咽著又抹抹淚,瞪他,“這是我姐靈前,你想好再說話。”

    徐明義笑一聲,又斂去。

    接著他站起來,理一理軟甲和斗篷,向靈位端正一揖:“大小姐,日后阿姒就歸我照顧了,您放心。”

    “雖然我讀的書不如她多,但戰功還行。”

    “雖然她小時候總欺負我,但我不跟她記仇。”

    “徐明義!”夏云姒踢他腳腕,他笑著低頭看過來,她就驀地也笑了。

    “哈哈哈哈。”他笑著坐回來,抬手用拇指抹抹她臉上的淚痕,“不哭了啊,你一哭我就慌。”

    “……嗯。”她喉中含糊地應上一聲,雙頰泛紅起來,很快便已是緋色一片,姣好嫵媚,恰似庭中正開的桃花。

    —正文完—

    這些信,其實無一封是寫給她的,都是寫給寧沅的。只不過行宮宮禁當時由徐明義掌管著,這些信一封也落不到寧沅手里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