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馬家軍-《抗戰之我的縱橫人生》
第(2/3)頁
參戰的馬家軍山炮、戰防炮加上*炮,也不過二十幾門。每個師只有十二門六零迫擊炮,團有十二門六零炮。每個師有一個六挺重機槍的重機槍連,營機槍連有四挺重機槍。這個裝備與眼下的一野部隊差不多,但是與李子元所部差遠了。
李子元指揮的這兩個師,除了每個師都有山炮營和重迫擊炮各一個營之外。團有十二門晉造八二迫擊炮,營有六挺重機槍。至于六零迫擊炮的數量,基本上現在已經裝備到了連,達到了每個連兩門。
而李子元原來指揮的那個師,每個連還有美制湯姆森*二十四支。師直屬偵察連還有大量的*,全師上下清一色的中正式步槍。輕機槍清一色的捷克式,重機槍則全部為晉造七九重機槍。
當年血染河西走廊的西路軍一支槍,只有幾發子彈,三個軍機槍加在一起不到現在一個團多的情況,早就已經是過去的老黃歷了。而且依托太原兵工廠,各種武器攜帶的彈藥數量相當的充足。
不過雖說武器裝備調過來了,但面對著兇悍而且機動能力極強,但是卻是除了死打硬拼和一窩蜂的沖鋒之外,基本上沒有什么戰術可言的馬家軍。李子元并未輕視,而是采取了防守反擊的戰術。
以一個師固守咸陽,一個師避開敵軍騎兵所在方向。調集了野司給他調集,以及李子元從山西出發之前為了加快行動速度,特地從自己兵團和友鄰兩個兵團借用,總數加在一起的四百余部卡車,采取了大范圍迂回包抄的戰術。
利用汽車運輸量大,只要交通條件允許,速度也遠遠超過騎兵的優勢。將手中的一個師采取了大范圍側翼穿插的戰術,使用汽車在三個小時之內機動了一百多公里,從身后包抄了馬家軍向咸陽進攻的部隊。
在抵達指定位置之后,按照李子元之前制定的戰術。以卡車堆上沙包,再加上重機槍和迫擊炮作為機動支援火力,在身后山炮和重迫擊炮集中火力開火全力掩護之下,配合步兵從敵身后逐次攻擊的辦法,率先向青馬部署在縱深的預備隊的一百師發起攻擊。
盡管秉承著青馬一貫兇悍作風的這個一百師,發現后路被包抄之后,便立即集中兵力拼命的向李子元所部反擊。但在李子元集中炮兵火力一路以彈幕射擊,并以及一馬當先的火力支援車,隨時提供密集火力支援之下。
非但沒有能夠占到便宜,反倒是自己成片的倒在了解放軍的火海之中。尤其是機動火力車,在此戰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對付像青馬這樣裝備差,在戰場上只知道死打硬拼的軍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卡車上密集的交叉機槍火力,配合縱深的炮兵火力,讓青馬的反擊部隊甚至連步兵的前沿都摸不到。而李子元的遠程火力,則打的又準又狠。青馬的重機槍和迫擊炮,被跟隨卡車迫擊炮一挺一挺的敲掉。
其調上來沖擊力最強的騎兵,卻被李子元在發現其騎兵開始沖擊的時候,使用卡車快速的首尾相連組成一個簡易工事,以阻擋騎兵的沖擊力。再加上加上大量的迫擊炮和重機槍組成的交叉火力網,給硬生生的攔住。
被擋住了沖鋒路線,身下的戰馬根本就無法越過卡車組成防線,馬刀又劈不到卡車上的機槍手的騎兵。被卡車上的重機槍和迫擊炮,就像是一群活靶子一樣被打倒。就算是拼命沖到卡車面前,也會被卡車上的*火力給連人帶馬一起撂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