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阻擊-《抗戰之我的縱橫人生》
第(2/3)頁
何三亮將李子元交給自己的六挺高射機槍,全部改為平射。放在一線陣地,與部隊的輕重機槍形成梯形火力配合。這六挺高射機槍,再加上何三亮手中繳獲的美軍五挺高射機槍,在阻擊戰中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高射機槍射速快慢不說,但是射程遠、子彈殺傷力大。部署在縱深,就可以直接面對正面近千米的射程。尤其是在山地進攻作戰,敵軍可以利用的攻擊路線有限的情況之下。一挺高射機槍,就可以封鎖一整條公路。
這些高射機槍與迫擊炮相互配合,組成了相當有效的火力組合。密集的火網,讓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傷亡。就連敵軍的坦克,對這些高射機槍也很是有些忌諱。步兵更是對這些平射的武器,痛恨到了極點。
再加上何三亮將李子元配屬的火箭筒,以及自己繳獲的火箭筒集中使用。以及第一階段繳獲的美軍幾門無后坐力炮,組成的反坦克火力網。使得美軍的坦克,至少不敢在向之前那樣肆無忌憚的橫沖直撞。
但盡管何三亮采取了靈活機動的戰術,不斷的頑強阻擊著敵軍的進攻,但整體的局勢卻是在不斷的惡化。戰至二十三日,何三亮指揮的師實際上已經成了孤軍,而這個師實際承擔的是一個兵團的防御陣地。
見到這個態勢,在與兵團部遲遲無法聯系上的情況之下,李子元利用架設的六條電話線中,最后一條還能與前邊保持聯系的電話線。命令何三亮立即攜帶傷員交替掩護撤過漢江,重武器實在攜帶不了就全部丟掉。
在給何三亮下達完畢命令之后,李子元讓政委帶著軍部其他人員,尤其是前邊撤下來的非戰斗人員和傷員,立即向后方轉移。自己拒絕了任何人的勸說,留在了漢江北岸等待南岸部隊返回。
此時,李子元軍部附近,已經出現了小股穿插進來的敵軍。李子元身邊的警衛連,一天的時候打退了敵軍四次攻擊。甚至一次一股美軍在兩輛坦克的掩護之下,已經沖到了距離他軍部不到五十米的距離,警衛連幾乎是拼了老命才將他們給打出去。
但即便是這樣,李子元也絲毫沒有猶豫。在何三亮整個阻擊過程之中,就在漢江北岸等待著,一直等待著前方的部隊撤下來。因為漢江南岸不僅有他的戰友,還有他的一個師部隊。作為一軍之長,這個時候他知道,自己必須要和自己的部隊在一起。
李子元動作極快,何三亮執行的速度也相當的高。這邊李子元命令下達完畢還不到半個小時,何三亮已經開始執行。他采取了炮兵和傷員先撤,撤到漢江北岸之后立即展開掩護部隊轉移。
此時何三亮的阻擊陣地,已經距離北漢江不足十公里。可以說,如果撤退組織不好,部隊很容易陷入背水一戰,甚至是陷入混亂之中。所以何三亮在撤退的時候,并沒有立即組織轉移。
而是命令一線的作戰部隊,那一部分向那個方向發起反擊,以什么力度反擊,反擊的速度的距離有多長。那一部分的部隊向那個方向穿插,穿插多少距離他都規定的相當詳細。各部隊在達成或是未達成目的之后,都向那個方向轉移,何三亮更是規定的清清楚楚。
至于正面的防御部隊,何三亮則組織了一次漂亮的夜間逆襲。以兩個營的兵力加強了師大部分的反坦克火箭筒,在留下來的一個山炮連的火力掩護之下,向正面美軍的一個營的陣地發起了一次夜間襲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