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冬至已至-《種恨人》
第(1/3)頁
若不是萬俟殊提到那個名字,星冉幾乎要忘了自己還有個表妹叫方白雪,且這個表妹喜歡萬俟殊喜歡到了骨子里。
令星冉印象深刻的有兩件事,一件是十歲的萬俟殊官拜丞相的時候,同樣十歲的方白雪,給萬俟殊送了一幅三丈長的畫卷,畫卷描繪的是整個東啟國國都蔚海的風土人情,規模浩瀚,考究詳實,且鮮活明媚,栩栩如生,聽說這幅畫她從八歲開始一直畫到十歲,就因為八歲的萬俟殊,曾登蔚海鐘樓極目遠眺,無限嘆惋地說過一句——“為官兩年,蔚海如何,我竟泛泛而不知。”
另一件事,是她花一千兩黃金買下一顆巴掌大的夜明珠送給送給萬俟殊作為十二歲的生日禮物,起因是萬俟殊曾無意間翻到了一本神話圖冊,上面記載著名叫雕題的國家、子民借天璇星光養夜明珠的故事,他對畫冊上那光芒柔溶、似星輝浸染的夜明珠感興趣了,說過一句——“何年有幸,能一睹天璇明珠之風采,此生無憾矣。”
彼時,星冉驚訝之余,冷笑著想,這位表妹應當沒有真正追上過萬俟殊罷,是以憑借只言片語便為萬俟殊窮盡心思、上天入地地準備他喜歡的東西。以她對萬俟殊的了解,他在八歲時只醉心于兩樁事,一樁是如何從死囚口中訊出證詞以結案,一樁是如何找出薛秣的破綻以讓他死。他整年都恨不得住在刑部,怎么會登高望遠,又怎么會說出這種文縐縐、戚戚焉的話來。
至于艷羨夜明珠這件事,更是無稽之談,萬俟殊最討厭的便是玩物喪志那一套,他之所以逼迫星冉擔負起軍權,就是因為兩位皇子一個耽于字畫書法、一個沉溺弦琴音律,夜明珠對他而言,最多就是挑燈夜讀時一個發光的物件罷了,“一睹天璇明珠之風采,此生無憾矣”這句話,怕是準備賣珠子的那個人編來誆騙方白雪、誘使她買下的話。
思及此處,星冉竟忍不住笑了笑。
對了,多虧萬俟殊提醒,不然她都快忘了自己還有一個親姑姑,名叫琦凰;若不是因為他拿著薛秣來對比方白雪,星冉也不可能這般陰險狠戾地想到一件皇室舊聞——從血緣關系上講,方白雪根本不是琦凰和方尚書的女兒,她的親生父親是北御國曾經的皇子。
當年啊,北御國的那位皇子出使東啟,那皇子肌膚如玉、眉目似畫,琦凰公主對這位皇子一見傾心,兩人到底是年輕,做了些不該做的事情,琦凰想讓那皇子娶了自己,那皇子滿口答應,騙琦凰說回到北御便請父皇出面同東啟聯姻。
可誰知那皇子一去不回,琦凰等了五個月等到腹中胎兒都無法隱瞞了,也沒等到一紙婚書。最后,是仰慕琦凰公主多年的禮部侍郎方素月求當時的圣上賜婚,最后如愿以償地把琦凰娶回家中,至于那腹中的孩子,方素月也視如己出——如此維護了東啟國皇家的顏面,也給自己成為禮部尚書鋪就了青云之路。
這在當時雖是諱莫如深的大事,可縱目于整個歷史長河,卻著實算不上驚天動地,甚至這樣的故事,翻開史書傳記、翻開演繹,遍地皆是,不足為奇,甚至不能留得看客注目長思。
唯一叫星冉覺得奇怪的,是自五歲父親過世開始,便從未考慮過家事私事、將所有心血盡數付諸朝堂政事上的左相萬俟殊,突然有一天開始放手兵權、想要娶妻生子了——且他想娶的是這樣一個身世不算太磊落光明、智商似乎也有點力不從心的姑娘。
她想不明白萬俟殊同方白雪之間發生了什么,也想不透萬俟殊的動機。但那時候,她捏緊了薛秣親筆寫下的軍令狀,忽覺得這個機會是上天給她的——只要抓住了這個機會,她就能讓萬俟殊也體會一遍她這六年所經歷過的椎心泣血的痛了。
多好啊。
而這機會實在是太好把握了,隨便換一個人都不會這樣輕而易舉,好在萬俟殊喜歡的、準備娶回家那個姑娘是方白雪啊——是那個自八歲知道自己身世后,每一年生辰時都要將方府鬧個天翻地覆、只為了去北御見一見自己的親生父親,且酒后放出狂言說自己是北御人而不是東啟人,甚至在萬俟殊用計擊退北御進犯時曾策馬奔赴陣前為北御國的將士們求情的方白雪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