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酒后紛爭-《謀局者2:風云際會》
第(3/3)頁
見就連葉十三也饒有興趣地認真在聽,杜子清就更有說的欲望了。
“建網站到底要干什么?沒有人可以回答傅總,因為當時別說中國了,就連美國的網站也在摸索方向。本來傅總想學習美國在線的WordGarden模式,但是美國跟中國的通信如此不通暢,想學習也學習不成,所以不知道到底如何做。一直到1997年11月的時候,傅總最終確定還是要做搜索,他寫了一個非常豐富的商業計劃,基本上把未來門戶網站的格局描述得非常清楚,也就是靠這個商業計劃獲取了今年的第一次風險投資。”
伊童聽了連連點頭,必須要說,第一代互聯網人確實付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等于是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構建未來,沒有藍圖,沒有參照物,只有一腔熱情和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他們是真正的開拓者,是先驅,是值得尊敬的領路人。
“傅總后來發現在中國互聯網上除了導航以外,還需要一些內容,因為網絡的帶寬也不好,點擊也經常死鏈接,而且中國跟美國不一樣,美國的傳統媒體有幾十年的時間,媒體基本已經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了,而在中國大多數人都有對信息的饑渴,所以人們上了一個網站,只喜歡看首頁,沒有耐心點擊網上的其他鏈接或是二級頁面。所以,后來傅總還是決定在網絡上做一些內容,但是是以跟傳統媒體合作的方式。經過無數次的探索,索鷹逐漸形成了現在資訊、搜索、導航的門戶。”
杜子清臉上洋溢著光彩,流露出對傅開誠的崇拜。
“傅總曾經說過,在當時,他有幸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在黑暗中摸索的幾個人,在黎明前最黑暗的一段時光,他們所做的事情不但沒有人關注,也無人理解。但非常幸運的是,他們當時做的任何事情都將成為前沿,成為探索,成為傳奇。1997年,包括傅總在內的幾個人,比如陳安平、紀德佑等,都是在為中國的整個互聯網做奠基工作。”
“我堅信一件事情—互聯網正在以靜悄悄、不經意的方式徹底地改變著中國。”伊童聽完了杜子清的講述,心中的目標就更清晰了,她扔掉了手中的啤酒罐和香煙,坐正了姿勢,“我相信中國的互聯網會越來越好,因為國家政策層面上對待互聯網的態度很明朗、很清晰,是一種開明、開放、鼓勵發展的態度,同時又有積極的管理政策,但在管理中又不僵化,不斷根據互聯網的新模式來尾隨地確立政策。這樣就使市場經濟、民營經濟能夠充分發展。歐洲由于過于保守,對互聯網的開放態度就不夠,早晚會被中國超過。”
“伊姐姐你好厲害,居然知道國家政策層面的事情。”杜子清瞬間對伊童又多了幾分敬佩。
伊童得意地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杜子清。葉十三卻聞弦歌而知雅意,知道伊童是故意有此一說,也好顯示她既有資本實力又有政界勢力。一想也是,伊童的爸爸在工商界擁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必然在政界也有龐大的關系網,接觸到主管政策層面的高官也不足為奇。
葉十三就回應了伊童,朝伊童悄然一笑,點頭說道:“這么一來,我對我們的未來就更有信心了。”
伊童最喜歡葉十三的一點就是葉十三既懂事又有分寸,在她面前向來保持著禮貌并且不會僭越,同時還總是能及時領悟她的意圖并且配合她的要求,她點頭一笑:“怎么樣十三,我們的未來應該怎么走,心里有底了沒有?”
“你們的未來?”杜子清驚訝地捂住了嘴巴,睜大了眼睛,“你們在一起了?”
“在一起了。”伊童會心地笑了,“不過不是你想象中的在一起,是我和十三聯合成立了一家互聯網公司。”
“這樣啊……”杜子清稍微放寬了心,又問,“想做哪方面的業務?”
“說實話,真的還沒有想好。”伊童面帶春風,斜了一旁的畢京、黃廣寬等人一眼,見幾人正聊得投機,也在憧憬明天,她就搖頭笑了,為畢京的選擇大感惋惜,“子清,你在祥麟—好吧,索鷹的收入是多少?”
杜子清微微一愣,不好意思地笑了:“收入不高,不好意思說。哎呀,忘了說了,傅總說讓我聯系一下商深,他要當面感謝商深。”
“感謝商深?”伊童吃了一驚,才把商深從話題中趕出去,怎么商深又從杜子清的嘴里冒出來了,一愣之后又覺得哪里不對,“傅開誠怎么也認識商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