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頓了頓,陳白又道:“骨子里是個好人,與咱們認知不同罷了?!? 李乘風點點頭:“不過,能幫忙給這些學子打好根基,日后我要是與那劉公子弄出來煉器功法,學起來倒也事半功倍。” 話鋒一轉,李乘風說道:“走,去瞧瞧教種地的?!? 陳白聞言,神色古怪,詢問道:“侯爺是怎么讓他心甘情愿的去幫我們開辟靈田的?” 李乘風淡然道:“就像你說的,一些事情大瑤能做成,仙門做不成?!? 陳白不解,但李乘風沒有細說的意思了。 道理簡單,就像一個機關術,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只有王朝能做,即便仙門學去,花費幾年光陰走出來幾百上千具,又有什么用? 另外如琉璃金身,慢說那些自覺高高在上的仙人不屑于學,即便愿意,李乘風一樣不怕他們學。修行琉璃金身又不需要濃郁靈氣支撐,仙門與大瑤都在山腳下。 至多過完年,各州、府、縣都會大力推行琉璃金身,日后武舉考的就是五技,以大瑤王朝龐大的人口,又豈是仙門可比? 但有些事,仙門做得,大瑤做不得。就如同各大仙門都會有試煉,從中擇優,然后看其適合學什么。但大瑤不行,大瑤王朝只能看能學什么。 李乘風沒發現,他轉身走的時候,祝山公也注意到了他。 幾步之后,李乘風已經到了另一處洞穴口了。粟源治教的倒也認真,幾句話就聽得出來,他可比祝山公用心多了。 李乘風又問:“陳祭酒覺得他怎么樣?” 可陳白尚未開口,便瞧見一群孩子跑來圍在洞口,粟源治見狀,趕忙做了個噤聲手勢,一群孩子便先后捂住嘴巴,可愛極了。 一同亂七八糟的附和,之后這十三個孩子便如同鳥獸一般,跑去了別處。 陳白看向李乘風,只是笑了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每一個孩子的眼睛,都是照妖鏡。 而這些被粟源治與蕭宛宛乍起之善念救下的孩子,恐怕會是那兩人一生的照妖鏡,每每瞧見這些孩子,他們便會想起那個村子。 見粟源治看來,李乘風便呢喃一句:“我是害他們的惡人,他們卻當我是救他們的恩人。” 聲音不大不小,但粟源治聽的清楚,于是那位松柏山的天驕,臉上露出一抹苦笑。 殺人誅心??! 事實上,粟源治與蕭宛宛教的更用心,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孩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