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小天地-《源道仙蹤》
第(2/3)頁
身下的地脈之氣源源不斷地注入趙源體內,滋養著血肉、骨骼。土靈氣在脾臟迅速地向四周延展開來,無形的巨變在體內上演。
脾土已然生成,五行之氣交織循環,體內磅礴之力隨著風云激蕩。趙源暗松了口氣,行功至此,已然接近成功,接下來便是“匯山川之力,烙道紋于體”。
最為熟悉的莫過于峨眉山,峨眉秀美、山勢險峻,趙源心念一動,起伏的山川在體內隆起,水靈氣在山峰間輕盈縈繞,化為云霧,宛如薄紗輕舞,為山的厚重增添靈動。
緊接著,古木參天而起,竹林婆娑搖曳,木靈氣化成的藤蔓在山林中穿梭,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云霧匯聚,凝聚成瀑布從峻峭的山峰直瀉而下,聲如奔雷;明心焱出現在山峰之上,有如驕陽,照耀山川大地。
水火既濟,風起帶動水霧,云海翻浪;瀑布轟鳴,揚起水花,搖動林木,化為江河奔騰,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孤鋒如劍,金光閃爍,映著明心焱熠熠生輝。云海在金光照耀下翻騰,與瀑布、古木相映,構成一幅絕美的畫卷。
五行構建已成,山川不再擴展,體內自成天地。體內風景如畫,趙源感覺少了幾分靈動,心念再動,氣海中的丹氣逆流而上,在水中化為游魚。游魚躍出水面,幻為溪邊飲水的靈鹿。一股勁風吹來,樹枝斷折,靈鹿朝林間奔去,驚得水靈氣轉化的飛鳥展翅高飛,劃破長空,穿破云霧。
五行循環,生生不息,體內小世界已然成型,趙源心中狂喜,隨即山川鳥獸化為烏有,重新化成一團靈氣在胸腹間盤繞追逐。
趙源并不在意,他在典籍中獲知,金丹圓滿可在體內開辟天地,等到育嬰成功,丹田可演化容納萬物,體內小天地逐漸穩固下來,及至得道成仙后,體內小天地可與外界天地大道相融,引發天地共鳴,舉手投足便有不可思議的威能。
自己不過筑基境,借助體內五行循環構建與外界天地有短暫的共鳴,才能演化出小天地,畢竟自身的境界太低,無法將小天地保持長久。
金靈氣銳利如劍,銷融著體內雜質;木靈氣生機蓬勃,滋養著筋肉,煥發生機;水靈氣清澈如流,洗滌道心、明凈如鏡;火靈氣熾熱活潑,活躍真元,加快靈氣運轉;土靈氣厚重沉穩,不動如山,固守根基。
五行之氣在識海、黃庭、氣海三丹田間循環往來,流轉不息,剛中帶柔,柔中寓剛,展現著五行相生相克的玄妙。太極圖在識海中緩緩旋轉,吸納著五行靈氣,再將凝練后的五行之氣返哺給每一寸肌膚,滋養著肉身與靈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