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鄉愁(一)-《泣血姻緣》
第(2/3)頁
楊母何嘗不知道自己兒子的心思呢,她通情達理急忙邊攙邊說:孩兒,報仇雪恨,打鬼子這是頭等大事,媽能理解,你去吧!
說罷挖出了二個銀圓,又說:這是你爸留下的,你帶在身邊以備急用吧。
楊光昌在母親的攙扶下站了出來,說:媽,我一個小伙子,外出總是餓不死的,這錢就留著你及妹妹用吧。
母子推來推去,妹妹也吵醒了,她打圓場說:要不就一人一個吧。
兩人照此辦理。母親囑咐:孩子,去吧,母親只盼望戰爭勝利的那一天,你能活著回來!
妹妹也說:哥,我會照顧好媽,你放心打鬼子。
楊光昌說:趕走了鬼子,我就回來照顧你們,永不分離。
楊光昌擁抱了母親及妹妹,硬著心半夜走出了家門。跑出家門的楊光昌,就像是無頭蒼蠅一樣,聽說哪里有部隊,他就往哪跑。
在路上,碰到了一支行軍的隊伍,一看是抗日的部隊,激動之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沖了上去,攔住排長,大聲說道:我要當兵!
排長嫌他年紀小不收,他急中生智謊稱自己已經17歲。不過這支部隊是先遣隊,正著急趕路,排長還是拒絕了楊光昌的請求。
楊光昌好不容易碰上一支部隊,哪里肯輕易放過,他死死地拽住排長的褲腳,告訴他自己的父親是被日本人給殺死的,他要給父親報仇,非當兵不可。
排長看著面前還是個孩子的楊光昌,一時說不出話來,雖然他還不夠年齡,但是這孩子的脾氣,是塊當兵的料。于是這位排長告訴他,我們是開路先鋒,大部隊就在后面,讓他在這里等著,說完還給楊光昌留下了一張紙條和幾袋干糧。
一天后,楊光昌真的等來了大部隊,憑借這張紙條,他成了國軍的一名通訊兵。沒多久,他參加了戰斗,這一仗打得異常慘烈,楊光昌第一次見識到了戰爭的殘酷,他學會了開槍,扔手榴彈,學會了如何多殺鬼子,還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楊光昌也嘗到了勝利的甜頭,迅速成長了起來,之后,他每次都沖在隊伍的最前面,希望趕緊把日本人趕出中國的土地。半年后他成了精巧的戰士,在一次晚上站崗放哨時遇到了祥迪明團長,后來當了團長的警衛員。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楊光昌非常高興,終于趕跑了日本人,他能回家看看母親和妹妹了。可軍務繁忙,全團搞接收,不久內戰就爆發了,他當然反對內戰,他想開溜,可跟隨團長多年中他發現團長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秘密,他意識到團長與共產黨親,抗戰中與新四軍聯合作戰,屢建奇功,如今他也反對內戰,他會有好辦法應付。于是鐵心配合跟隨團長,直至去了祈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