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鄉愁二)-《泣血姻緣》
第(1/3)頁
與祥迪明同機回家鄉的還有來祈老兵邢文良。
1922年8月,邢文良出生于湖南省桃源縣太平橋鄉,邢文良家境殷實,父母在當地經營生意,家中還有兩個妹妹。
作為家里獨苗,父母對邢文良寄予厚望,希望邢文良學有所成將來繼承家業。
為了培養邢文良,父母耗費重金將邢文良送入學校讀書,由于父母寵愛,邢文良對讀書絲毫沒有任何興趣,逃課成了家常便飯,父母對此束手無奈只好任其自然。
邢文良養成了一副公子哥做派,整日游手好閑吃喝玩樂,初中畢業后邢文良輟學賦閑在家,輟學后父母希望邢文良繼承家業經營生意,邢文良同樣絲毫不感興趣。
自由散漫成了邢文良全部生活,時間轉眼到了1945年,這一年邢文良23歲了到了該成家立業年紀,父母開始為邢文良操持婚姻大事。
一番挑選父母相中了19歲的錢香娣,錢香娣家境富裕,和邢文良門當戶對,父母十分滿意。
聽說父母給自己選中了錢香娣,邢文良受過教育不同意父母安排,在他心中,挑選妻子一定要找容貌靚麗賢惠的女子。邢文良瞞著父母決定偷偷先見見錢香娣,他滿意了才會同意這門婚事。
打聽到錢香娣家庭地址后,邢文良偷偷來到錢香娣家門前躲藏在一個隱秘角落里仔細觀察,不久一個年輕女孩走了出來,邢文良判斷眼前女孩應該就是錢香娣,
看到錢香娣第一眼邢文良愣住了:“出水芙蓉的容貌、秀麗的長發、一雙大眼睛”,標準的大美人,邢文良對錢香娣一見鐘情。猛然竄到面前抓起錢香娣的手介紹自己。他同意了這門婚事。
在父母安排下,1945年邢文良與錢香娣步入婚姻,錢香娣十分賢惠,孝敬公婆、照顧兩個妹妹,幫助公婆打理生意,家里內外管理得井井有條。
家有賢妻賽過萬畝良田,見邢文良整日游手好閑,錢香娣勸說:“有知識將來才會有出息,你安心去讀書,家里有我,我會替你照顧好公婆、妹妹”。
在妻子勸說下邢文良重返校園,漸漸戒掉了身上不良習氣,妻子在家里,邢文良難以安心住學校,每天來回20公里往返學校家里。
錢香娣總是耐心勸說邢文良:“有知識文化將來你才可能有一番成就”,邢文良答應妻子要求。
第二年錢香娣順利誕下一個女兒,邢文良為女兒取名小蘭,女兒到來后邢文良體會到做父母的責任感。
錢香娣一如既往孝敬公婆、照顧妹妹、操持家務,一家人生活其樂融融。
1948年部隊到學校招兵,參軍立功成就事業,邢文良一直想要出人頭地,左思右想后瞞著父母妻子偷偷報名參軍。
整訓后邢文良很快就要隨軍駐防,臨行前與親人告別,這時父母妻子才知道他已經參軍入伍。
邢文良是家里唯一男丁,父母自然舍不得邢文良離去,錢香娣望著丈夫痛哭流涕自責不已,她后悔自己逼著丈夫去學校,如果不逼著丈夫去學校,丈夫就不會參軍。
臨行前邢文良擁抱著妻子:
“香娣,請你放心,我一定干出個樣來,將來一定會讓你滿意的。”
望著丈夫離去,錢香娣依依不舍:“文良,我只要你平安歸來,家里有我你放心,我和女兒一定會等你回來。”
告別親人邢文良隨軍來到上海登上船,運兵船駛離碼頭向大海駛去,邢文良不知道目的地是何方,漂泊了三天船終于靠岸了,邢文良這才知道目的地是祈島,望著故鄉邢文良思念家里妻兒,期盼早點與父母妻兒團聚,只是他不知道這一別整整期盼了40年。
抵達臺灣后邢文良分派到高雄鳳山軍營,一段時間訓練后邢文良被選派鳳山軍校深造學習三年,在軍校學習的日子里,邢文良十分思念家鄉的父母妻兒,隔著茫茫大海邢文良睹物思人,晚上望著明月邢文良寄托著哀思。
軍校畢業后邢文良升任排長,此后一直在祈島生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