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逼他又如何?當日朝堂上不也被他們逼得只能灰溜溜的退朝?有氣,也得忍著,這朝堂,終究是秦黨的! 鄭元剛閉上眼睛,道:“那就去做吧!” …… 御書房中,曹安沉聲道:“那些尸骨,最大的,不過十一二歲,最小的,有吚呀學語的三歲小孩,死因差不多,都是被梟了首。” “除了趙文煥還有誰?” 楚鳳歌并沒有暴怒,也沒有暴跳如雷,語氣反而平靜得異常。 曹安道:“去年因浙州剿匪案而獲功者有三百人,這些人要么成為趙文煥的親信,要么做了京都的官,吏部主事王秋,東城兵馬司指揮使楊建德,北城兵馬指揮使吳振,京兆府司錄參軍等人都因此事而獲功!除此之外,兵部尚書鄭元剛也因此事獲賞。” 楚鳳歌笑道:“這么說來,那三百人不僅逍遙法外,如今有的更是身居高位?” 這笑聲,聽得曹安后背一陣發涼:“不錯,除了北城兵馬指揮使吳振被皇上殺了外,其他人要么身居要職,要么獲得大量銀錢……事實上,當年浙州石頭縣知縣鄧奎也發現此事不對,曾上書稟奏此事。” 楚鳳歌皺眉道:“既然石頭縣知縣已經上奏此事,為何當時沒有徹查到底?” 曹安道:“鄧奎的奏章被內閣壓了下來,因此未曾呈奏陛下。不久之后,趙文煥便彈劾鄧奎貪贓枉法,內閣不經徹查,便將其發配嶺南道,到了嶺南道后,鄧奎因毒瘴而死。” 楚鳳歌笑了,笑得極為大聲: “好一個趙文煥,好一個內閣!清官橫死,奸臣高居廟堂,有這等奸臣,朕何愁天下不亡啊!” “皇上息怒!”曹安忙道。 楚鳳歌道:“還有呢?” 曹安從懷里取出一本簿子,道:“浙州三個村莊被屠殺百姓的姓氏皆在這上面,孩童尸骨,奴婢也令人帶到京都……這些皆是殺良冒功案的證據!” 頓了頓,曹安擔憂的道:“只是……如今死無對證,趙文煥若一口咬定沒有此事,僅憑這些,恐怕還不足以給他定罪。” 楚鳳歌眸光凜冽:“定罪?朕要給誰定罪,何來需要證據!” “讓姜鋒,姜寒前來見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