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吳遠江謀反案(三)-《陰極劍訣》
第(2/3)頁
吳遠江滿意地點點頭:“記住,你們不僅僅是在為自己而戰,更是為了我們的長城,為了我們的中原大地,為了我們的父老兄弟!”
士兵們的眼神滿是堅定的光芒,他們知道,保家衛國,是每一個漢家兒郎的職責。
營地的一角,幾個年輕的士兵圍坐在一起,低聲交談著。他們的臉上還帶著些許稚氣,但眼中卻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你們害怕嗎?”
“怕?”另一個士兵笑著回答,“我們怕的是敵人不夠多,不夠我們殺的!”
笑聲在營地中回蕩,卻也掩蓋不住那一絲緊張和不安。
申時將盡,士兵們已經整裝待發。他們背上行囊,手握武器,臉上寫滿了堅毅。吳遠江站在他們面前,目光如電,掃過每一個人的臉龐。
每一個士兵臉上都是鋼鐵般堅毅。
“出發!”他一聲令下,士兵們跨上戰馬如同潮水一般涌出營地,踏上了征途。他們的身影在夜色中顯得格外矯健,馬蹄聲在空曠的原野上回蕩,如同戰鼓,激蕩著每個人的心。
長城上的點點火光在流動,遠處烽燧上的星光也在一閃一閃,仿佛在為他們指引方向,照亮他們心中的希望。
吳遠江帶領他的五百精騎分五路前出三百里探察敵情。他們如同五支利箭,射向黑暗的夜空,射向未知的遠方。每一支騎兵都肩負著重要的使命,他們要深入敵后,探明敵人的動向,為大軍的行動提供準確的情報。
疾馳一百余里后,吳遠江和他的精騎們并未有絲毫的停歇。沿途沒有遇見任何巡邏的胡人,吳遠江心里一陣慶幸,但此時還不是放松警惕的時候,奔馳一百余里戰馬已經累得開始吐沫子,吳遠江忙命令下馬歇息片刻,再換馬繼續向北。
新換的戰馬精力充沛,蹄聲如雷,載著士兵們在夜色中飛馳。月光下,他們的身影如同一道道黑色的閃電,劃破夜空,向著北地疾馳而去。
夜色中,吳遠江和他的精騎們如同幽靈一般,穿梭在草原上,他們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老長。他們的馬蹄聲,如同戰鼓,激蕩著夜空,也激蕩著每一個士兵的心。
又奔馳了五六十里,吳遠江似乎看見一大團白色的東西,在夜色中若隱若現。他心中一動,忙令兵士們停下。
“你們幾個,跟我來。“吳遠江挑了幾條精明的漢子,他們悄悄溜著馬,如同夜色中的幽靈,悄無聲息地向前移動。
走了幾百步,他們終于看清了那一大團白色的東西。原來是胡人圈養的幾千頭羊,它們在月光下靜靜地吃著草,仿佛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毫無察覺。
不遠處,幾座牧人帳篷靜靜地立在小丘上,它們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孤寂。帳篷周圍散落著一些簡陋的圍欄,偶爾有牧羊犬的吠聲劃破夜空,卻又迅速歸于平靜。
吳遠江一臉警惕,他知道,這些帳篷很可能是胡人牧民的臨時居所。
“我們得小心了,”吳遠江低聲對身邊的士兵說,“這些帳篷可能是胡人的前哨。你們幾個回去帶二十個人,悄悄接近帳篷,探查一下情況,動作要快,全部抓住,不要跑了一個!”
不一會二十名身手敏捷、經驗豐富的斥侯驅馬趕來,他們悄無聲息地下了馬,像夜色中的獵豹一樣,輕巧地向帳篷靠近。吳遠江和其他士兵則留在原地,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斥侯們接近帳篷后,開始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尋找可能的敵軍蹤跡。他們的動作輕盈而謹慎,盡量不發出任何聲響,以免驚動帳篷中的牧民或是隱藏在暗處的敵人。
一名士兵輕輕地掀開帳篷的一角,向里面望去。他發現帳篷里有幾個牧民正在熟睡,他們看起來并沒有察覺到外面的動靜。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悄無聲息地進入帳篷,迅速制服了熟睡中的牧民。
整個過程干凈利落,沒有發出任何聲響。士兵們將牧民們捆綁起來,堵起嘴。
吳遠江蒙上臉,只露出一雙銳利的眼睛,“問問他們是誰的人,大軍在哪里駐扎。”
一名士兵立刻上前,他精通胡語,用流利的胡人方言嘰哩咕嚕地詢問起來。他的問題直截了當,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驚慌的牧民眼睛里充滿了恐懼。
其中一名牧民終于開口,他的聲音帶著顫抖,透露出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牧民結結巴巴地說了一大串話,他的眼神躲閃,不敢直視吳遠江。
在帳篷的陰影下,斥侯們發現了一些細微的痕跡:一些被壓倒的草,一些不自然的泥土翻動,以及一些細微的蹄印,這些都表明不久前有人或動物經過這里。他們迅速地將這些信息記錄下來,然后悄然退回到吳遠江的身邊。
“將軍,”斥侯隊長低聲匯報,“帳篷周圍有新近的馬蹄印和足跡,看起來不像是牧民的。可能是敵軍的斥侯或小隊經過此地。“
吳遠江點了點頭,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冷光。“很好,我們不能讓這些線索從我們手中溜走。傳我令,全隊提高警惕,我們可能已經進入了敵人的偵查范圍。繼續前進,但要更加小心,不要留下任何痕跡。”
忽然問詢牧民的士兵的話如同晴天霹靂,讓吳遠江心中一震:“不好!將軍,他說他們是左鹿原王部下,這個牧場有上千人馬看守,咱們可能已經進了他們的埋伏圈了!”
“什么?”吳遠江的眼中滿是難以置信,他掀開帳篷走了出去。遠處,一條火龍正向他們剛才停留的地方撲去。這明顯是敵軍發現了他們的蹤跡,正在迅速集結兵力。
吳遠江知道,情況緊急,他們必須立刻行動。他迅速回頭,對著韓百戶下令:“韓百戶,你帶十個人,把他們的圍欄打開,把羊群趕出欄。我帶剩下的人回去救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