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午九點,迎親的隊伍就已經等在門口。 正常來說婚禮是要從下午開始的,但你也不能不提前準備。 這年月交通也不方便,不可能說你兩點鐘出發,人家一點鐘來準備。 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所有人發紅包,然后管中午飯。 這事不能由新郎官來做,是由專門的儐相來負責。 王云霄這邊就是油條,李沐沐那邊就是慕盼盼。 王云霄這邊在里屋已經穿戴好了朱紅色的圓領大袖衫,看起來十分的喜慶。 按照前朝的規矩,大婚之時,女子可穿戴鳳冠霞帔,男子可身穿九品官服,所以民間又把娶妻這件事叫做小登科。 這已經是簡化過的流程了,要放在過去,男女雙方一個是軍中悍將,一個是將門虎女,迎親隊伍里面還得有一隊護衛,持槍佩劍。當然槍頭要以紅布裹纏,劍不能出鞘。 如果還立下過戰功,可以攜帶斧鉞作為儀仗。 做好了一切準備,打點好了各路人馬,這就已經到中午了。 簡單吃了一頓便飯,王云霄跨上高頭大馬,說一聲出發,前面的樂班就開始吹打起來。 隊伍緩緩啟動。 無論迎親還是送親,這個速度都不能太快。要的就是打馬游街出這個風頭,你火急火燎的把事辦了太不像話。萬一半路上把新郎官摔了,或者新娘子從轎子上掉下來,那就徹底成為笑談了。 從家里出發,一路吹吹打打來到慕王府門口,這就已經到了下午一點鐘。 王云霄那邊沒多少人,慕王府這邊可是人山人海。 按規矩來說都是男方辦婚宴,娘家這邊把人送出去就完事了。 無奈李沐沐有個好爹。 人在有錢的時候,就會感覺到自己的親朋好友特別多。 就算你不邀請,也照樣有腆著臉打電話過來,或者直接主動上門的。 但這些都是小事。 王云霄也沒打算跟這些人應酬。 慕王府門口擺著幾張桌子,桌子下面放著十八壇好酒,桌子上面擺著十八個海碗。 這是前朝某位大將軍專門為刁難新姑爺搞出來的所謂攔門酒。 正史里面沒寫,但有這么一個話本,后來又被改編成戲劇,名字也叫《攔門酒》。 大體意思就是說有個落魄書生跟將軍府的小姐看對了眼,將軍嫌他身子骨單薄又沒什么功名,表面上捏著鼻子答應了婚事,到娶親這一天在門口擺下十八壇酒,跟書生說你喝完了才能帶我女兒走。 書生自己肯定不行,但他還有位俠肝義膽的結拜兄弟,幫他喝完了這十八壇子,將軍欣賞這小伙兒的酒品,就把自己的二女兒許配給他,最后的結局就是好事成雙。 到如今就發展成了這種約定俗成的規矩。 桌面上十八碗,是給新郎官準備的,桌子底下這十八壇是給男方親友準備的。當然你要是酒量驚人,能一個人把這十八壇子酒都喝下去,那也有說法。 娘家這邊要再添一份陪嫁。 至于是什么陪嫁你就別多問了,反正那個時候人都已經喝到神志不清,多說無益。 當然也有取巧的法子。 就像是戲文里面唱的那樣,書生十分雞賊,開頭三碗先敬天敬地敬祖宗,喝到一半再吟詩一首,裝作不慎將其余的酒碗打翻…… 你要是真不能喝你就這么玩,不要在意別人講什么閑話,先把老婆娶回去才是正事。 王云霄跳下馬來,心想著不就是十八碗么,看不起誰呢,一聞味道頓時皺起眉頭。 人家古人喝的是米酒,要不然就是黃酒,女兒紅么,就是這個時候拿出來喝的。 你們特么給我搞李家燒白算怎么回事? 嘶……算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馃子一向比較莽,王云霄這邊還沒端碗,他把手里的大雁往旁邊一扔,抱起酒壇子拍碎泥封,抓起來頓頓頓就開始狂飲。 周圍人轟然叫好。 軍伍中的廝殺漢,最佩服這等干脆利落的好漢子。 甭管你能喝多少,至少這個態度是正確的。 要的就是這個戲劇效果。 要不然大喜的日子你們一個個繃著臉不茍言笑,那是娶新娘子,還是送死人呢? 酒壇子不大,不是那種大缸口徑的,那玩意是用來釀酒,不是拿出來賣的。這一壇子差不多也就是三五斤左右的量。 王云霄這邊慢條斯理地端起碗,一碗一碗地喝過去,他身后的兄弟也走出來,一人分了一壇。 這事還真不能讓外人代勞,必須得是那種過命的兄弟。 要不然你專門雇個酒鬼來喝,那就沒意思了。 古人有個典故叫做托妻獻子,這就是托妻獻子的交情。喝了這頓喜酒,以后你上戰場犧牲了,活下來的兄弟就要照顧你的妻兒,反過來你也有義務照顧別人的家眷。 這才是將門辦喜事擺攔門酒的真正含義,換做普通人家,也就是圖個吉利喜慶罷了。 馃子油條,麻團油餅,泥鰍杠頭,加上二羊,今天到場的兄弟們都走上來,一人拿了一壇。 大家都是府兵出身,一水兒的肌肉猛男整齊排開,狂飲美酒,引得周圍陣陣喝彩。 分出去七壇子酒,還剩下五壇。 王云霄干掉第十八碗,抹了抹嘴,小醉微醺。 以他現在的體質這點酒精真不是問題,就算換工業乙醇都無所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