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方面因為楊真是組長,一些事情繞不開她,另一方面可能是楊真不在乎那些不好聽的話吧。 就算江秋說了什么不中聽的話,楊真也能和顏悅色地和她交流下去,仿佛一點都沒有被她的話影響到。 久而久之,江秋也越來越愿意和楊真聊天了。 正好這次組員們分到一間屋子,兩人交流更是沒有了什么障礙。 劉媛媛倒是有些微詞,不過她不是討厭江秋,只是不愛聽江秋說話,但有楊真在一旁,她不好表現出什么,慢慢地,竟然也習慣了。 可能是之前一直在鄉下當知青,江秋干活很賣力,也是種地的一把好手。 大家也一直相安無事,只是在農場的第三天,江秋下工回來時就有些不對勁。 到底是同學,有人關心地問了兩句,江秋也只是搖頭,什么都沒說。 就在眾人都以為會平靜的忙完農活,然后離開農場時,在來到農場一周后的一個夜晚,江秋失蹤了。 每晚下工后大家都有兩個小時的自由時間,大家吃完飯,再忙忙自己的事情后,差不多就到上晚課的時間了。 起初是吃晚飯時,室友們發現江秋沒有在屋子里,還以為她有事出去了。 可是等到要上課了,江秋還是沒有回來,問了隔壁的學生,也都不清楚。 學生逃課不是一件大事,革命開始后學生就一直很囂張,就算是在大學,也沒幾個老師愿意管學生上不上課。 可能以前他們還想過要整頓,只是經歷過幾次打擊后早都沒有那個心了。 不過這事出在江秋身上,卻是幾乎不可能的。 能上大學是江秋好不容易才爭取來的,怎么會愿意浪費這么寶貴的學習機會。 既然有異,就不能視而不見,楊真很快將此事報告給了帶隊老師。 無事最好,要是有事,說不定還有機會補救。 很快附近的保衛人員就行動起來,但直到下課,都沒有將人找到。 得知人是失蹤了,同學們也加入了找人的行列。 大家幾乎將農場翻了個遍,依舊沒有任何蹤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