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情緒看似虛幻,實則與五臟密不可分,不能分開來看。 就如同神念一般,本身就是誕生于肉身的力量。 若是肉身強大,神念也會更強。 “五臟與情緒互相影響,玄清功中,想要斬情蘊神,就必須壯大某種情緒,最后才能成功斬下,不過如此做風(fēng)險很高,比如說周河的表現(xiàn)……” 周河性情驟變,只是說修行出現(xiàn)問題。 鄭邪一直不知道是怎樣的問題,可研究玄清功之后便有了想法。 “很明顯是因為壯大情緒,但沒有控制住,讓自身的情緒被無限放大,才會性情大變。” 情緒,本身就是很難控制的東西。 《素問·舉痛論》:“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jié)”。 情緒若是控制不好,最終會影響到自身。 若是利用到修行上,便是影響修行本身,惡果會被無限放大。 “五臟主宰情緒,同時也控制情緒,若是肝虛,便很容易被驚神,產(chǎn)生恐懼,若是肝氣旺盛,便很容易動怒,一點就著,因此需要維持一個平衡。” 五臟皆有神主,神主出,五臟之氣才能真正歸元。 神主坐鎮(zhèn),氣通人順,情緒自然會更加穩(wěn)定。 “我以情緒為基點,從五臟入手,用來尋找五藏之神,尋得神明,才可進行蘊養(yǎng),最終激活靈性之神,不過如此,一來……” 以情緒為基點,雖說不如《玄清功》那么極端,可也就是有些風(fēng)險。 畢竟情緒關(guān)乎五臟不說,還和神魂有關(guān)。 不過思路既然已經(jīng)定下,鄭邪自然是需要嘗試一下的。 沒有嘗試,便只能是紙上談兵。 “先將修行之法定下再說,用除魔錄看看是否可行。” 胎息境之上的法門,自然沒有那么簡單。 又花了差不多兩月時間,他才差不多將功法創(chuàng)造出來。 《先天五行經(jīng).藏神篇》 新的境界被他命名為“藏神”,五臟藏神之意。 按照他預(yù)估,只要不能夠激活一個靈性神明,便是突破胎息,進入藏神境。 此境界,對標(biāo)蘊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