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寸進尺?-《史上第一財主》
第(1/3)頁
“是何事?”
吳侃緩緩抬頭道。
“很簡單,那便是我老師的月瑤工坊,我以一個例子來佐證,老師的工坊,先前所用的織布機,梭子長約二十公分,織布機寬兩米,長一米?!?
“其中的各種零件,層次各異,但也都有各自的規格?!?
“這樣的一臺織布機,所織出來的布匹,一個月的產量是三百匹,而因為質量一般,價格常規,一個月所能賣出的銀子,是六百兩!”
“后有一日,老師靈感突發,將梭子的長度縮短了一倍,同時將織布機的長寬對調,里面的各種零件,全部縮小一倍?!?
“改進后的織布機,也就是現在的月瑤工坊的布匹,一個月的產量是五百匹,質量細膩上等,價格高,一個月所能賣出的銀子,是一千二百兩!”
“老師只不過是在器件的長短上稍加改變,就將織出來的布,翻了一倍,試問,這不是術數的作用,是什么?”
“以此推及,若是農田加丈量測繪,水利加以標準,則農田的糧食可以翻倍;若是礦洞加以測算,器皿加以標準,則出產的兵器可以翻倍?!?
“糧食翻倍,則民不饑而國富,兵器翻倍,則民無懼而國強大,此二者,都還只是冰山之一角?!?
“若是術數得以推廣,國富民殷,相比起儒生道者侃侃而談,豈不是來的方便而管用的多?”
“夫治國如煎大餅,餅大,則人人得食,餅小,則人人饑,當今之人,不謀如何煎大餅,而在如何分餅上糾結不進,這難道不是舍本而逐末,刻舟而求劍,緣木而求魚嗎?”
話音落下,如同一記響槌,姜岳,歐陽如山,佟先山三人臉上的神色齊齊一變,一時間竟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而與此同時,臺下的其他人,則無不是聽的一陣云里霧里,不知所謂。
只有王富貴,聽到吳侃這番話,感到十分震驚。
很顯然,吳侃是不知道什么叫做生產力的,也不知道他口中所謂的“術數”實際上已經脫離了數學的范疇,而到了自然科學的范疇!
但一個少年,能在自己寥寥數語的點撥下,就能有如此深刻的認識,的確是十分不可思議的。
啪!
下一刻,姜岳有些激動的起身道。
“說得好!”
“說的好啊!老夫這么些年來,在家中琢磨了無數,卻從未設想過如此道路,吳侃,聽君一席話,的確勝讀十年書!”
“你所謂的術數,老夫很感興趣,不知道你可否愿意到老夫門下,老夫可以教你諸子百家之道,而你可以跟老夫講講術數之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