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之客-《武俠世界刺客行》
第(2/3)頁
宋智與解文龍的判斷沒有錯,李唐確實是趁著李密與宇文化及血戰之際,發兵吞并了瓦崗寨的地盤勢力。
宋智繼續講述:“我與文龍趁著李密與宇文化及開戰時,派遣一支兵馬出潼關,前去攻打洛陽,欲圖牽制李唐兵力,不讓他們偷襲李密與宇文化及,結果……”
黃四喜接道:“結果怎么樣了?”
宋智面露苦澀:“結果派出去的兵馬被李世民打的潰敗,隨后李世民又發兵強攻潼關,我與文龍未能守住,被迫撤回長安!李世民占據潼關后根本沒有固守,當即統兵進入關中,一路勢如破竹,直至打到長安城下!”
李閥最忌憚的人始終是黃四喜。
因為黃四喜正在遠征高句麗,不可能統兵回援,李世民才決定速戰速,妄圖一舉打垮宋閥,攻占關中之地,到時與中原連為一體,就有了北拒黃四喜的優勢。
黃四喜追問:“長安到底是如何失守的?是不是有內應作亂?”
宋智道:“本來長安城內兵源充足,存糧也足夠使用,守上數月絕對沒有問題,大郎三郎各有數萬兵馬守在關中各地,一旦接到長安被圍的消息,可以立時回援!”
宋缺有四子二女。
除了第二子留守嶺南,其余三子全部坐鎮關中。
李世民兵圍長安時,宋缺幼子宋師道、長女宋玉華與女婿解文龍、以及幼女宋玉致全部都在城內。
長安城破的確與內應有關,但內應并非出自獨孤閥或宇文閥這些關中貴族,而是宋閥自己人。
只聽宋智道出原委:“吾侄宋師道奉命鎮守城門,他曾經對高麗劍客傅君綽一見傾心,而且癡情難忘,李世民攻城時,傅君綽混入城內迷惑宋師道……”
黃四喜登時打斷道:“傅君綽早就死了,去年就被宇文化及所殺,不可能還活著!”
去年黃四喜剛剛降臨大唐江湖時,就在江北山谷找到了傅君綽的墳墓。
宋智嘆聲說:“傅君綽的確已經身故,但她有一個小師妹,摸樣與傅君綽神似,我那個侄兒當初與傅君綽僅僅見過一面,根本就不熟,哪里認得清誰是誰,鬼迷心竅一樣被哄騙為內應,最終城門被傅君綽的師妹給偷偷打開,李世民才輕易攻入城內!”
黃四喜知道傅采林身邊有位女弟子傅君瑜,她與跋鋒寒一起做過渤海國使者,但當初黃四喜攻破高句麗王宮時,傅君瑜為了營救傅采林逃走,死在了黃四喜的劍氣之下。
黃四喜就問:“這個迷惑宋師道的女人叫什么?”
宋智道:“她叫傅君嬙,也是傅采林的關門弟子!”
黃四喜聽了心想,這批高麗余孽是鐵了心要攪亂中土,下次遇見,絕對不能再給他們逃脫的任何機會:“這么說來,就是傅采林牽頭圍攻的宋閥主?”
宋智臉色漸變,隱隱浮現了一絲怒色:“除了傅采林之外,還有吐谷渾王子伏騫,西秦世子薛仁杲,傅君綽的義子寇仲與徐子陵,突厥人跋鋒寒,他們六人圍攻家兄,家兄終是不敵!”
當初在高句麗王宮,黃四喜殺了傅君瑜后,跋鋒寒趁亂逃脫,他應該是為了給傅君瑜報仇,這才追隨了傅采林。
但黃四喜仍對兩人不了解:“吐谷渾王子與西秦世子為什么會參與長安之戰?”
宋智解釋:“吐谷渾與西秦薛舉合流,一直想攻入關中,李世民兵臨京城時,薛舉也在猛攻關西隘口,只是關西是由大郎統兵鎮守,薛舉久攻不下,他們就派遣一支精銳高手趕來長安,由伏騫與薛仁杲統領,以配合李世民拿下京城!”
只要拿下京城,駐扎關西的宋閥精兵必定會回援,到時薛舉就能長驅直入殺進關中。
如果宋閥精兵不回援,等李世民穩住京城局勢,統兵殺到關西,那么宋閥精兵就要面臨前后夾攻,只能迎來覆滅下場。
長安失守的經過就是這樣。
黃四喜最后問宋智:“玉致有沒有失陷在城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