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神龍建元-《武俠世界刺客行》
第(3/3)頁
傅采林、伏騫、薛仁杲及其屬下,全部喪命在軍陣之間,無一走脫。
李世民及其麾下將領,望見黃四喜的騎兵包圍而來,紛紛放下兵器。
唯獨寇仲與徐子陵早在黃四喜渡河前已經悄悄溜走,成為今天渭水戰場上,為數不多既沒有丟掉性命,也沒有被俘虜的幸運兒。
黃四喜見李世民放棄抵抗,走過去問道:“你怎么不把宋閥主帶在身邊作質?”
李世民是認為黃四喜與宋缺沒有親屬血緣,也無姻親關系,即使他把宋缺家眷全部扣押在身邊,也要挾不到黃四喜,他索性就把宋缺留在了長安城內。
但話到嘴邊,李世民是這樣回應黃四喜:“真龍可汗不也沒有把我李家族人挾為人質嗎?你不屑做的事,世民同樣不屑!”
黃四喜朝他點了點頭:“李家二郎是個人物!”
隨后轉身,交待李靖:“不用綁他們!帶回長安后,將他們安置在原來的唐國公府內,再派單雄信與秦瓊返回洛陽,把李閥族人全部接來長安,與他們團聚!”
黃四喜態度溫和,沒有治任何人的罪,但長孫無忌與李秀寧、柴紹等將領仍舊顯得戰戰兢兢,不知道未來下場會是如何。
李世民卻是愿賭服輸,是他下的投降決定,無論將來淪落什么處境,他都會捏著鼻子認下,即使被殺他也不會有任何抱怨。
這之后,黃四喜讓他的兩萬騎兵,分散統領李世民的十余萬兵馬,全部趕回長安。
到了城內時,宋缺已經被徐世績、寧道奇、師妃暄營救。
今年三月份楊廣在江都遇害后,李淵在洛陽逼迫越王楊侗禪位,自行稱帝。
宋缺在長安控制著監國代王楊侑,卻沒有稱帝建國,一直自領大丞相。
黃四喜入城后被宋缺迎入了丞相府。
宋缺見兩人麾下將領濟濟一堂,當場宣布一件事,去年他奇襲長安時是奉了黃四喜命令,他早有輔佐黃四喜定鼎建國,恢復漢統的計劃,只是黃四喜要在北疆對付突厥人,建國日期才不得不推延。
如今黃四喜已經從北疆返回,也是時候立朝建元了。
眾人都覺這是眾望所歸,黃四喜就是當今天下唯一的稱帝人選。
黃四喜也沒有反對。
他若推辭稱帝,讓給宋缺,也許百年后可以避免‘安史之亂’,但兩百年后卻難以避開五代十國的動亂,甚至是燕云十六州的丟失。
如果悲慘歷史注定會發生,那他刺殺突厥始畢可汗、渤海拜紫亭、高句麗高建武就沒有任何意義。
既然他刺殺了這些異族首領,并且改變了中土勢力格局,他就需要改到底。
也許在封建時代,誰當皇帝都是一個樣。
但黃四喜至少可以保證,幾百年后不會再有宋蒙時的神州陸沉,更加不會出現明清時的殘暴屠戮。
由于黃四喜沒有封爵,選取國號時眾人吵翻了天。
李靖、徐世績、沈落雁、紅拂女,提議以‘龍’為國號,這才符合黃四喜的真龍天子身份。
宋缺、宋智、解文龍,則屬意‘華’為國號,他們是直接以國名讓中土百姓牢記華夷之別,也可體現興盛漢統的決心,原本他們還想以‘漢’為國號,但前朝用了太多,若黃四喜有獨尊一朝的念頭,他們仍舊提‘漢’,這會惹得黃四喜不滿。
其余寧道奇、裴仁基、秦瓊、師妃暄、獨孤峰、宇文傷等人,都不輕易發表意見,他們覺得‘龍’很好,‘華’也不錯。
黃四喜考慮后,選‘華’為國號,建元‘神龍’。
不過登基之事一切從簡,黃四喜打算在神龍元年就蕩平天下,徹底結束隋末亂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