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40章 和平之音-《上命昭唐》


    第(3/3)頁

    不得不說,這地方景色比起內地,總是讓人不親切,疏離,荒涼。但別有異域風光美感的同時,資源是真的豐富!全拿來養戰馬,得是什么級別的存欄量?

    “這鹿肉鮮美無比,快給圣人送去!”種道士舔了舔手指,將大塊烤肉攤在銀盤里,笑道。

    “你們魏博武夫還烤肉?”有人故意高聲叫道:“平時是不是專讓節度給你們烤啊?”

    “可不興污蔑人。”種道士叉叉手:“那些被砍的,都是該死的!我輩只是代圣人執行而已。”

    “陛下!”熱氣騰騰的鹿肉呈上。

    “嘗嘗道士的手藝!”圣人拔出金刀。

    “阿惠,近來些。”他把張惠叫到身邊,先給切了半碗:“剛生完二胎,補補,我也是兒女齊全了。”

    年前,天后又喜得一女。

    圣人大悅,取看到的西海岸邊崎嶇山島之景象,取名西洲。

    “謝謝,但我吃不了這么多。”天后笑瞇瞇的。

    “沒關系。”圣人給她倒了碗新鮮奶漿,給自己也倒了一碗,然后戳起一塊鹿肉在胡椒碟里蘸。

    可惜沒有辣椒!

    沒有辣椒,縱有天下珍羞,無談滋味。

    “這西魚肉質滑嫩,湯白而鮮,給圣人送去!”

    “熊掌久燉,還須稍待!”將官們七嘴八舌:“俺們已經是在全力烹制了!”

    “不急!”圣人吩咐道:“先拿內臟來吃。”

    圣人愛吃內臟。尤愛牛雜、羊雜、熊雜。這會的西海,棕熊還是非常多的,多殺幾頭,也算降低人獸沖突。拉出來殺戮一番牲畜,也算是變相的發泄和團建。

    這種拉鋸戰,從上到下,打得心里都很窩火。

    可惜這邊逮不到老虎,不然開個斗獸場,觀看熊虎大戰好了。

    “圣君,東衙大相再使覲見!”散騎常侍李導過來匯報。

    圣人一甩披風,手按膝蓋,俯身以聽。

    聽完,眼珠轉了轉,道:“召來!”

    安檢完后,麴步查被一隊武官嚴嚴實實的帶了進來。

    “臣麴步查拜見圣主!”麴步查才二十多歲,涂脂抹粉,穿金戴銀,風度翩翩。

    “汝輩既認我是君,為何我來之前,不上京求封?”

    “強敵寇盜,未敢遠行,圣主明鑒!”

    “何處強敵,多少軍馬!”

    “圣主…………”發現找理由只會惹得對方不快,麴步查拜倒在地,直接將條件開了出來:“關東才是圣唐心腹之患,臣等略獻心意,請圣主回國!”

    一幫賤皮子!不上點壓力,是真不會談判。

    老實說,聽起來確實令人心動。

    但——

    圣人輕輕道:“漢中缺個郡丞,便讓東軍將相去漢中主政好了。漢中,宜居寶地,足養天年,遠勝西海這苦寒之地。至于你們,也各有安排。族人,可以繼續在這邊居住。”

    麴步查心一沉。

    這是對方的退兵條件了。

    可召入朝廷,雖然也是高品大員,卻有點難以接受。

    “圣主。”麴步查想了想,繼續加碼:“東軍將相與臣等都可以質子入朝,受唐官,以唐法治地,如尚延心故事。但有詔書,東軍西府盟會亦可派兵聽用駕下,助國平叛,隨叫隨到。”

    “北湖沿岸及以北富饒之地,也可以讓與圣主,我們退回天寶山以西,只求圣主圈下南湖,讓臣等族人勉強有一片棲身之所。”

    他咬了咬牙:“臣妹靈賢菩薩,也情愿入宮侍奉。”

    “這便是臣等竭盡全力的忠誠。”

    圣人默然不語,心跳已經砰砰加速,盤算了起來。

    不是,哥們。

    我才堵個河,斷個水,你們就這么慌了。那等真堵住之后,再圍攻十天半月,極限施壓,不是能得到更多?打敗你們,將你們全殺了,你們的人口財貨地盤資產都是我的!

    可拿不拿得下,又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拿下這幫人,理智思考的圣人并不敢斷言。

    這是堅持的結果。好的話,贏麻了。壞的話,也不必說。

    毫無疑問,這筆財貨和這些條件已經豐厚。

    換算一下,足以令遼國守澶淵之盟,女真退黃河之北。

    是繼續堅持,還是就此見好就收?

    想到這,圣人道:“如果現在就能抽調精兵,隨我東歸。那么,我可以退兵。”

    這一條東衙大相能守約,能做到,那就等于贏了,實現了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的目標。

    等兵馬跟自己回去了,還怕沒辦法炮制消化?

    麴步查臉色難看。

    這李圣怎么如此雞賊?

    限定了時間,就沒有敷衍的空當了。

    但大相并未提到,現在出兵又是什么對策。不過,能換得李圣退兵松口,已經殊為不易。

    “回圣主。”麴步查拜道:“此事還須微臣回稟大相,然后再來奉告圣主。”

    “既如此,便去吧。”圣人遞給他一碗鹿肉。

    “告訴大相,也告訴其他人。大蕃已亡,活著的人,總要往遠了看。這次搞不定,我還可以來第二次,第三次。你們,扛得到幾次?因為一時放不下而利令智昏的人我見得多,也宰了不少,望大相與汝輩莫步后塵。”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