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是就在他們好不容易費力氣找到一處油田后,卻發(fā)現(xiàn)這里早就被自家的空軍破壞的不成樣子,如果想要修復,那所花費的時間大概都是以月計算的,如此一來就不得不將兵力分散在廣闊的戰(zhàn)區(qū)中。 裝甲部隊要是停止下來,那它的戰(zhàn)斗能力就將成倍縮減,而這樣的轉變也使得高加索地區(qū)的德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斯大林格勒是一座巨大的工業(yè)城市,沿伏爾加河分布在一條狹長的地帶上。 最開始這座城市是由少量居民加上外來逃難的成千上萬難民,約六十萬人組成的,他們大部分都聚集在城北三個巨大的工廠聯(lián)合體中。 這三個工廠聯(lián)合體便是鼎鼎有名的紅十月鋼鐵工廠,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以及基類火炮工廠。 當然,平日里的拖拉機生產工廠在戰(zhàn)時就變成了坦克工廠,蘇俄軍隊在這座城市有完善的戰(zhàn)術防御系統(tǒng),以及由崔克夫中將所率領的六十二集團軍。 在他的下轄包括有兩個坦克軍以及九個步兵師,還有七個步兵旅和兩個坦克旅,只不過此時雖然編制尚在,可兵力卻嚴重不足。 面對呈狹長狀的斯大林格勒,它的一面又背靠伏爾加河,幾乎無法將其圍困,德軍的裝甲突襲已經(jīng)行不通,不得不按部就班的緩慢前行,一點一點蠶食這座城市。 在這一路,陸軍元帥曼施坦因所率領的第六集團軍和第四裝甲集團軍,共包含二十五個師,三個裝甲師,三個摩托師,一個羅馬尼亞步兵師和九個德國步兵師。 在女王下達了總攻命令后,這支大軍前后共發(fā)動了四次攻勢,但結果卻都以失敗告終。 斯大林格勒方面仿佛鐵了心全力防守,即便出現(xiàn)機會他們也不會主動出城,而是利用小艇和駁船在伏爾加河上頻繁運送補給以及偷襲,使得這座城市一直保有著一條與外界相連通的血管。 曼斯坦因知道絕不能讓這種情況繼續(xù)下去,當即下令利用炮火轟炸河流狹窄處,還運來許多沙石將伏爾加河阻斷,他以為這樣便能阻止對方持續(xù)往城里運送物資,也可以極大的打擊守軍的士氣。 這時,曼斯坦因開始動用女王給他調集的主力空軍力量,開始對斯大林格勒發(fā)動了漫長且高密集的轟炸。 他們白天轟炸,晚上轟炸,似乎二十四小時不曾停歇,城內的建筑幾乎已經(jīng)找不出一棟完好的,那些軍事設施與兵營更是遭到了重點打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