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蜜月之旅(2)-《蘭波家的女孩》
第(3/3)頁
“5000法郎。”
“只是200鎊,我給你200鎊,買下你15個月的時間。”
“不是這么算的。”
“那要怎么算?”
“你給我錢,不是我自己賺回來的錢,那不一樣。再說,你現在沒有錢了,你的錢都是我的,你用我自己的錢買我的時間?這怎么算賬的?”
“哎呀!我忘了這個!你要給我發這個月的零花錢嗎?”
“等等。”她拿出錢包,數了兩張10鎊的紙幣給他。這個時代的紙幣還是大大的印刷品,進入20世紀才開始用新型的紙幣。
加百列認真的收下紙幣,“謝謝你,我的妻子。”
“不客氣,應該的。”她也一本正經的回答他。
他笑著在她臉上響亮的“吧唧”親了一下。
*
加百列的文學欣賞水平很高,但他自己不寫,是覺得作家仍然是“職業”,對貴族來說算不上“高尚”,貴族是不需要工作的,只需要享受、玩樂,做個精致的玩家就是他們天生的本分。
他很理解維塔麗需要有自己的事業,也很支持她,不過她的工作最好不要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目前,他們的生活就是玩。
享受人生。
享受性與愛。
任何妨礙他倆的親密關系的人或事物,都是他的敵人。
他受不了默默愛慕她的男人,尤其是文森特梵高這種隱忍又堅持的男人,路易反而不會令他妒忌,是因為他明確的知道,維塔麗壓根不喜歡路易。而文森特除了有他沒有的藝術氣質,還是一個相當有韌性的人,他要是成了一位畫家,維塔麗免不了還是要跟他打交道。
唉!他是可以陰險一點,派人去荷蘭好好收拾文森特,要他懂得一點人情世故,不要再跟有夫之婦有什么私人來往。要是他更卑鄙**一點,還能毀了他成為牧師的前景,也能毀了他成為畫家的前景。前者只需要去當地教會使點小手段,后者更簡單了,找人打斷他的右手或是手臂,他這輩子就別想再拿起畫筆。
可他不會這么干。
他不是一個卑鄙**的人,而且,要是維塔麗知道了他對文森特做的事情,那就完了。維塔麗或許仍然愛他,但一定會離開他。
跟維塔麗離開他的可能比起來,他寧愿假裝文森特不存在。
*
維塔麗給西奧回了信,讓他去跟文森特好好談談,他必須好好吃飯,別擔心錢的問題。西奧剛結束了學徒生涯,開始在阿姆斯特丹的古皮爾公司工作,薪水不高。維塔麗許諾給他一年600法郎的津貼,讓他每個月以他的名義給文森特50法郎維持生活。還讓西奧每個季度給文森特買顏料。之所以讓西奧按月給錢,是擔心這個利他主義者又一下子把錢全給了別人。
之所以用西奧的名義,也是不想讓文森特以為她肯資助他就是喜歡他。“like”也是有很多含義的,她當他是同行,是同類,但如果他沒有堅定的毅力,沉醉于對她的無助的愛戀,沉迷生活的殘酷痛苦帶給他的“真實感”,而沒有繼續往藝術之路上探索前進,那么他在她心中也就失去了光環,只是這個時代中千千萬萬普通人中的一個,不足以讓她多看他一眼。
生活是痛苦的,但生活帶給你的也不僅僅是痛苦。
文森特似乎陷入了從痛苦中汲取力量的怪圈。
如果說歷史上的阿瑟蘭波限于背景和學歷,不得不面臨無法迅速積累財富的窘境,比阿瑟蘭波的家境好得多的文森特梵高就有點固執的匪夷所思了,他不管是做藝術品交易員還是牧師,只要肯按捺住自己的驕傲和不羈,都能過得非常不錯。
天才都是驕傲的,不肯向現實妥協。
她又寫信給卡羅琳,請她給西奧寄去300法郎,是今年下半年的津貼。
她不能過多的干預文森特的成長,之前就已經干預的太多了,她擔心自己的出現毀滅了他成為藝術大師的可能,雖然更有可能,歷史的車輪無論怎么變向都無法阻擋一個人成為“他自己”。
兩個人實際都退讓了一步,維塔麗不再直接跟文森特聯系,加百列默許了她可以繼續資助文森特,并可以假裝他不存在。
這還挺好的,問題很圓滿的解決了,兩個人都感到滿意。
*
既然是在埃及這種具有濃郁異國情調的國家,那么寫一本有關埃及的也是不錯的。維塔麗尋思著該寫什么呢?
目前歐洲流行的還是現實主義題材,特別是法國,舊王朝完蛋了,沒有皇帝或國王,貴族們要么流亡要么夾緊尾巴做人;新興資產階級正在興起,工人階級的力量也逐漸壯大,全民識字率的提高(包括女童入學率的提高)造就了大批能讀書看報的平民,這一部分的民眾數量龐大,是書籍報紙的潛在消費者,工作之余的消遣花錢最少的當然是了,這就意味著,銷量會不斷提高。
報紙的銷量提高就是一個顯著的指向特征。
她跟福樓拜和左拉、莫泊桑寫信都說到這一點,不遠的將來,的銷量肯定會逐年增加,出版物的種類也會更加豐富,法國的創作會進入一個相對繁榮的階段,會涌現出眾多作家。誰出名早、作品多,誰就會占領這個物的市場;左拉目前是大概14個月到18個月就能有一本出版,這個節奏正正好,作家不會太累,又能保證市面上總有你的新書出版;
新書的出版帶動舊書的持續銷售,積累到一定數量后,基本就能躺著賺錢了。
她的理念跟左拉是相似的,左拉也這么認為,之所以他這么勤奮的寫作,當然是因為生活窘迫,年收入1萬法郎是一個門檻,過了這個門檻,你就能算是一個在文藝界有姓名的大佬了。
左拉有沒有看出未來出版的繁榮她不知道,她只知道左拉本能的抓住了這個未來。
能像福樓拜一樣只憑一本《包法利夫人》就名留法蘭西史的作家不多,雨果、巴爾扎克、大仲馬都是著作等身,屠格涅夫因為不差錢,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創作上,產量也很可觀;福樓拜一方面是強迫癥和龜毛的性子導致他寫作速度很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梅毒畸變使得他無法流利書寫,但有了秘書之后,他的創作速度提高了。
所以,有錢和沒錢都能大大刺激創作欲望。
普通群眾喜歡現實主義的題材,是因為這類作品貼近生活,直接反應底層人民的痛苦和磨難,讀者能引起共鳴,但他們應該也會喜歡虛構內容的,比如很久以前她看過的《大西島》,就是一本場景和人物半真實半虛構的冒險,于1919年出版——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有這本書呢——受到了讀者和評論家的歡迎,第二年便獲得法蘭西學士院文學大獎。
*
【所有的故事都是愛情故事。】
維塔麗在稿紙上寫下這樣一句。
*
空一行。
【愛是瘋狂沉淪,是吞噬理智的欲望極巔。】
*
第二頁,chapter 1。
【達米埃塔市場出售各種香料,無數遮陽棚下擺滿了大小不一的棉布口袋和亞麻口袋,這兒匯集了世界上絕大部分的香料:迷迭香、茴香、豆蔻、小豆蔻、肉豆蔻、肉桂、桂皮、胡椒、藏紅花、歐芹、丁香、芫荽、蒔蘿、花椒、十幾種辣椒,各種芳香乃至辛辣的氣味混合著,使得開羅城里這一塊區域常年彌漫著一股特殊的味道。
讓尼古拉斯戈雅克要來買一些昂貴的藏紅花和肉豆蔻,或者還有一些其他稀少又昂貴的香料,好帶回家送給他的母親。雖然最終這些香料會落入廚娘手中,變成餐桌上美味菜肴中的一些點綴。
他被烈日下這些香料散發出的味道弄暈了頭,本地人似乎對這些濃郁的香味已經習慣了,他們熟練的用不怎么流利的法語說著價格,報價總是在變,每家店的價格都不一樣,似乎相當隨心所欲,或者是因為他是個外國人。
……
他走出達米埃塔市場,走遠一點,深深的呼吸,用一塊繡著花紋的棉布手帕擦著額頭的汗水。
他不應該在下午來的,要是上午就會比較涼爽。他懊惱的想。
……
一陣香風吹過,他詫異是哪兒來的微風,更詫異自己剛剛體驗過香料市場濃郁香味的鼻子居然仍然能聞到這股甜蜜又清新的香味。這股香味帶著茉莉花的清新,又仿佛帶著海水的清涼,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
一頂華麗的肩輦從不遠處移動過來,肩輦里的妙齡女郎懶洋洋的翹著腳,他實際并沒有看清她的長相,只見到一只纖秀的裸足,腳腕戴著幾圈白銀腳鐲,膚色如象牙,微黃瑩潤,趾甲涂著鮮艷的紅色。
那股香氣忽然撲向他的臉,從他的眼耳口鼻無孔不入的鉆入他的肌膚、他的心。
少傾,香氣散去,肩輦上的女郎也遠去了。
他知道她是誰,但從未見過她。】
*
故事仍然是女主角為主,但沒有直接描寫女主角,而是用其他人物的視角描繪這樣一位艷麗驕傲的美人。
*
“告訴我,這位美人會有好的結局嗎?”加百列問。
“不知道,我還沒有想好結尾。或許有。”
“美人應該有一個好的結局。”
“你理解的‘好結局’是什么?”
“遇到一個愛她的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那還需不需要寫之后的生活?”
“就……不需要了吧?”
“天真!”
“啊,我只是隨便說說,你別聽我的。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寫。”
“那還用你說!”
“你寫什么我都愛看。”他很乖巧的表忠心。
她便獎勵的給了他一個吻,樂得他抱住她回了一個深深的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