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緩沖-《喪尸拿我當空氣》
第(2/3)頁
孔琪和秋咪的食品加工廠也要用水,她嫌凈化和燒水麻煩,直接把新世界里的河水打出來灌滿蓄水池。
工人們在蓄水池里接水泵洗菜,工廠的院里也種著幾樣小青菜,這是他們的午飯,工廠管一頓午飯,吃的就從小菜園里出。
菠菜雞蛋湯、蘸醬菜、蒸苞米、南瓜,菜園子里的哪樣菜熟了,就吃哪樣。
苞米面的餅子、窩頭絕對能讓人吃飽,周末還能吃上一頓細面烙餅和燉肉。
貨幣的事還沒定好,因此城內交易和工錢結算, 還是使用‘糧食’。
孔琪和秋咪的工廠也是如此,工人們的工資是大米、白面。
他們生產的罐頭一半送進新世界儲存, 一半留在外邊售賣,幸存者可以用別的糧食換水果罐頭或醬菜、大醬。
城內恢復了主要節假日,比如春節、中秋等等。
每逢節日,孔琪就會給工人們發福利,每人一只雞、一袋子水果她是發得起的。
她并不想成為資本大佬,不會給工人安排太重的任務。
而且她本人不可能天天在工廠里盯著,多數時候她都在新世界里,工廠有管理員,做好的食品送進新世界前她會抽查。
工人們十分珍惜這份工作,沒人偷懶耍滑,因為孔琪真的會毫不留情面地開除對方。
在開廠初期開除過兩個人之后,便沒人再試探她的態度。
給孔琪打工吃的好、活不累,還經常能分到福利,誰也不想失去這么好的工作。
在吃飯問題成為人們的生活‘重心’時,能吃飽、且吃好,最容易令人滿足。
幾次搬家讓幸存者損失了很多,尤其是食物,他們習慣了過勒緊肚皮的日子,可也過厭了、過倦了。
現在的幸存者,滿腦子都是‘種地’和‘吃’。
孔琪通過開工廠的方式,幫城內解決了一部分‘食物’問題。
凡是她的工廠上班的幸存者,就不用領官方發的救濟糧了。
她給工人的報酬是一天一發,等幸運之城外的農田豐收后,可以改成半月一發、或一個月一發。
工人一天的報酬,領回去夠三口人吃兩頓,各工廠里的工人加起來差不多有一千人,所以她的工廠可以養活三千人。
這個數字相比起幸存者的基數來說并不算多,但加上進新世界打工的那些人,她大概能養活五千多人。
這些人大部分是營地內的老弱婦孺,凡是在她工廠里干活的工人全是女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