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重要的是,它是以真實人物為依托。這樣一來,它的性質就完全變了,從一篇文筆劇情上佳的故事,變成了一篇揭露社會黑暗的辛辣之作。 實有所感也好,附庸風雅也罷,一時之間,《草兒青青》的評文紛至沓來,更有不少人以華國兒童現狀為論題,從各個角度對這一社會問題進行剖析,集眾家之長,倒真的總結出了不少改善之法。 當然,也有一些走旁門左道的記者,拼命地想去挖掘主人公草兒更多的信息。八角弄堂里一時熱鬧無比,但無論怎么打探,除了劉三入獄、草兒被人帶走外,竟再也得不到更多有效信息。草兒去了哪里、現在何處等等問題,他們竟找不出蛛絲馬跡,連警務司的人也諱莫如深,不敢多談。 這一由一篇文章帶起的學界探討熱,被后來的史家看作近代兒童問題正式被主流關注的始源,《草兒青青》一文,也作為先鋒者被載入一代代教科書。當然,這是后話。 隨著《草兒青青》一文的大范圍傳播,“竹文”這個筆名也開始頻繁地被人提起。雖然這位作者在此前一直名不見經傳,但其文筆之老練、眼光之毒辣實在讓人拍案叫絕。多數人并不相信這是一位文壇新人,只覺得是某位名家化名所作。 滬城里,各種猜測討論塵囂日上,當事人唐沅卻整日躲在別墅養花侍草,深藏功與名。 而《草兒青青》帶來的后續影響,遠不止于此。 滬城政府,市長辦公處。 廖元誠看著最新一期的滬報,頭版就是燕京大學一位教授圍繞兒童問題寫的文章。不用說,這又是那篇《草兒青青》的功勞,這才短短幾天,竟連燕京學界都驚動了去。 他默然半晌,拿起桌上的電話撥了一個號碼。 “市長,您找我?” 廖元誠把報紙放下:“你去聯系宜新的負責人,告訴他,他們之前提出的福利院改善方案通過了,希望他們能派人接洽配合。” 秘書眼里閃過一瞬的驚訝,但他什么也沒說,應聲后領命而去。 廖元誠看著報紙上那黑色加粗的碩大標題,有些頭疼地揉了揉額角。 這個宜城來的戚九小姐,不簡單啊…… 他想起不久前這位戚九小姐專程來找他,把滬城兒童福利院改善方案送到他面前。他推說新政府剛成立,財政緊張,這位九小姐卻說宜新開業后可以以營業額注資,還可以帶動滬城其他商戶共同參與這項慈善事業。 他當時只以為是年輕人天真不諳世事,卻不曾想她竟真的邁出了最難的一步,直接將這個問題送上社會焦點,讓政府想不注意都難。 現在民眾已經開始對政府不滿,這一個搞不好,可是會影響公信力的大事啊。 她這么一做,就是把他這個市長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這個戚九小姐,實在是,實在是…… 聰明得過分,不討喜得很。 廖元誠有些心煩意亂地揉皺了那張報紙。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