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莊彥書沒反應過來,下意識追問:“什么?” “作者一欄,寫竹文的名字就好。” 竹、竹文?? 笑取上為竹,敢留半為文,那不是他家大老板的筆名嗎? 莊彥書艱難地咽了口唾沫:“這本書的譯者……是您老人家?” 唐沅頷首。 他怎么也沒想到竟是這樣的結果!他早知道大老板牛逼,對方卻總能一次次刷新他的認知。 開公司,寫文章,做翻譯,還有什么事情是您不會的,啊? 您都這么牛逼了,還用得著投資我這破雜志社嗎?您自個兒開一個雜志社它不香嗎?保準揚名立萬,到時候他一定來給您打工! 莊彥書滿臉恍惚地再一次被吳綺送出了家門,直到坐到了黃包車上,他在輕微的顛簸搖晃中看著那疊手稿,眼里一點一點射出了亮光。 他突然覺得,他有能當做傳家寶傳給子孫后代的東西了! 他美滋滋地暢想著美好未來,此時此刻,他顯然忽視了自己連女朋友都沒有的事實,更別提擁有子孫后代了。 但,那不重要。 *** 吳綺第二天帶草兒去東文女子小學辦理了入學手續,當天下午,小姑娘就成了一名光榮的小學生。 《草兒青青》前不久才掀起過一場巨大的討論熱潮,草兒在外讀書,原本的名字是肯定不能再用了,唐沅就為她重新取了個名字,喚做庭光。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唐沅愿她成為那束庭燎之光。 小姑娘生父姓趙,但她自己跑到唐沅面前,仰了頭輕扯她的袖子,道:“姐姐,我想姓戚。” 我想和您用同一個姓氏。 生父對她而言只是一個模糊虛化的輪廓,她早已經記不清他的樣子;生母于她更是那場無盡黑暗中尖利的寒冰,刺得她心口發疼。 但再怎么疼,也都過去了。 只有姐姐,是拉她出泥濘的那只手,給了她現在和未來。 唐沅多少能窺探到一點小姑娘的想法,這是小事,她自然尊重她的意愿。 那天小姑娘拿著自己新鮮出爐的學生證,握著筆,照著學生姓名一欄在紙上密密麻麻寫下自己的新名字。 戚庭光。 不是趙草兒,是戚庭光。 姐姐賜予她的姓和名,連帶著姐姐賜予她的嶄新的人生。 …… 新一期《華國青年》趕在年尾刊印出來了,和前幾期一樣,銷量十分不錯,雖比不上《浦江雜志》這類的老牌大雜志,卻也占據了一席之地,不是以前那個名不見經傳的野雞雜志了。 雖然雜志一開始是靠著《草兒青青》火起來的,但這么幾期發行下來,雜志本身也終于被人注意到。 雜志上刊發的社論大多都是如莊彥書這樣的有志青年撰寫而成,觀點趨于革舊立新,自帶一股年輕人進取的銳氣,在年輕學生之間頗受歡迎,于是陸續有野生讀者來信,或應和或抨擊,莊彥書等人和他們你來我往,都頗有淋漓之感。 這次一開發馬恩專欄,立刻就在老讀者之中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風波。 事實上,從上世紀末,華國學界就隱約有了學習馬恩思想的意識,但囿于種種原因,一直沒能大范圍掀起風潮,甚至如今的華國連一本正式出版的馬恩著作中譯本都沒有。 而《華國青年》上刊發的中譯版《資本論》,無疑是這個短板即將被補上的好兆頭。 中譯本《資本論》發表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少早就對馬恩主義心向往之的青年學生立刻去報亭書攤搶購《華國青年》,一時竟成為風潮,饒是莊彥書早就有所準備,刊印的雜志依然不夠,不得不讓印刷社加印。 竹文這個名字,再次炸響在滬城知識界。 《草兒青青》發表時討論度雖然也高,但不少人依舊對竹文這個原作者不屑一顧。他們端著舊式文人的架子,歷來是看不上白話文章的,更別提還是小說體裁。在他們眼里,竹文就是一個會鉆營的三流小說作者,難登大雅之堂。 但這一回,《資本論》譯本一出,終于沒人再敢嘲笑竹文是三流小說家了。 譯文刊發在雜志上,人人閱得,其質量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說一字一句都是字斟句酌,好些地方比英譯本翻譯得還要精妙。更別提,這是馬恩主義的華國傳播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以馬恩思想在如今國際上的地位,這一步,極大可能將載入史書。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何其龐大,又有幾個有資格載入史書呢? 雜志社開始頻繁地收到讀者來信,一大半都是寫給竹文先生的,連莊彥書身邊一些不認識唐沅的同好,也紛紛約他出門聚會,臨了了再塞一本書給他,明里暗里讓他去請竹文先生在上頭題個字。 時下文人之間流行在書扉上題字,一般是友人之間互相幫忙,若是請人題字,那那個人必是地位尊崇之人。 他們在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對竹文先生的崇拜。 莊彥書:…… 于是年假前兩天,吳綺就見著他提了一個老大的包,哼哧哼哧地往自家拎。 “你這是做什么?” 莊彥書笑得諂媚,裝模作樣地作了個揖:“吳綺姐姐好,來給大老板和姐姐拜個早年。” 吳綺不信他,徑自扒拉過那大包裹往里瞧。最上頭幾樣年禮被撥開后,里面成摞的書本便顯露無疑。 莊彥書撓頭笑得憨厚:“那什么,請大老板題個字……” 吳綺和唐沅望著袋子里成摞的書,齊齊陷入了沉默。 莊彥書:嘿,嘿嘿,嘿嘿嘿。 吳綺轉頭對唐沅笑道:“小姐,咱們今年的大掃除還沒做呢,我瞧今兒既然莊先生來了,咱們也不用再額外請阿姨了。” 唐沅頷首:“很是。” 莊彥書:??? 于是那天,莊彥書就因為他提過來的那袋子書,在大老板的淫威下被押著做了一整天的苦力。 但,大老板終于留他吃午飯了。 實在是可喜可賀。 *** 除夕那天,各行各業的人都早早地放假歸家去了,往日熱鬧擁擠的滬城一轉眼就空了下來,街上寂靜得連腳踩雪花的聲音都聽得一清二楚。 城西的滬城劇院有新春特別演出,庭光早就心向往之,唐沅便訂了三個人的票,吃完午飯就往劇院那邊趕。 這時候的演出很有幾分意思,劇院下了大本錢,請來了滬城大半的角兒。除了戲曲班子和歌舞表演,最受小孩子歡迎的還得數雜技,庭光伸長了脖子坐在座椅上,眼珠子轉都不轉一下,臉上滿滿都是驚嘆。 小姑娘大多數時間里都是懂事沉默的,也只有在這個時候,她身上才有了幾分這個年紀的小孩子的活潑勁兒。 旁邊兩個第一次養孩子的新手感到十分欣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