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走完蒼老的石橋感到潮濕的味道……” 沈浪指尖輕撥,音符在琴弦上跳躍、流轉。 這首《我們的時光》,旋律流暢自然。 趙鐳標志性的編曲在他手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當簡單的三和弦循環遇上沈浪略帶砂礫感的嗓音,民謠的質樸與搖滾的熾熱悄然交融。 “翻過那青山你說你看頭頂斗笠的人們 海風拂過椰樹吹散一路的風塵 這里就像與鬧市隔絕的又一個世界 讓我們疲倦的身體在這里長久地停歇……” 沈浪嗓音獨特而富有感染力,能夠將任何歌曲中的情感完美地傳達給聽眾。 配上《我們的時光》以回憶為線索,喚起了人們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懷念之情的歌詞,可以說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情感,這些細膩的描寫讓聽者仿佛回到了曾經的青春歲月。 唱到這里時,王組賢輕輕咬住下唇,目光落在茶案上暈開的水痕,當年在片場裹著大衣候場的冬夜,在太平山頂看萬家燈火的瞬間,此刻都隨著旋律在眼前閃回。 “香江的時光是我們的時光 大海的波浪翻滾著我們的向往 山谷里何時會再傳來我們的歌聲 那一些歡笑已過去那些往昔會銘記……” 原版歌詞中的“鷺島的時光”被沈浪唱成了“香江的時光”,恰恰對應上了方才張幗榮與王組賢的感慨。 直白和平凡的歌詞,從溫柔細膩到激情澎湃的旋律,令兩人產生了深深的共鳴,這就是他們的時光,他們不舍的青春。 陡然間,沈浪的指尖在琴弦上的軌跡驟變,原本跳躍的音符急轉直下。 “我走在鼓樓下面 路在堵著 雨后的陽光散落 人們都出來了……” 是的,沈浪換歌了。 鼓樓,不僅是古代的建筑,更是歷史的象征,它們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使命。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人們不時會懷念那些純真的歲月,趙鐳的這首《鼓樓》,如同一道時光的回廊,每當旋律響起,都能帶領聽者穿梭回那個無法長大的時代。 “我是個沉默不語的靠著墻壁曬太陽的過客 如果我有些倦意了 就讓我在這里獨自醒過……” 雖然沈浪對于《我們的時光》和《鼓樓》的銜接做得非常好,但張幗榮、王組賢和高園園仍是聽出了這是不同的兩首歌。 不過,歌詞旋律不同,表達的情感卻相似。 而且,一首有香江,一首有燕京,恰恰與方才他們聊的東西對應上了。 “我站在什剎海邊 一切甜蜜與我無關 這是個擁擠的地方 而我卻很孤單 我在鼓樓,哦哦哦……” 沈浪以其獨特的嗓音,詮釋了對逝去歲月的深深眷戀,讓聽者感受到那份無法言喻的情懷。 這首《鼓樓》像把精巧的鑰匙,打開了記憶的暗格,張幗榮和王組賢隨著這把木吉他的旋律,跌進了青磚灰瓦的舊夢,聽見了自己年少時清脆的心跳聲。 高園園托腮望著沈浪,記憶里初見時那個在舞臺上光芒萬丈的歌手,此刻正抱著木吉他坐在眼前,霎時間,愛意像茶盞里蒸騰的霧氣漫過眼底眉梢,崇拜的情愫則化作唇角若隱若現的笑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