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是不知道,反響如何。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朱棣也沒有任何退路,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算選擇相信自己的兒子,相信朱高希! 此刻宮門口處,文臣縉紳齊聚。 執掌九大衙門的大九卿,吏部尚書(大冢宰,天官大人)王鈍、戶部尚書(大司農)夏原吉、兵部尚書(大司馬)茹瑺、禮部尚書(大宗伯)李至剛、刑部尚書(大司寇)鄭賜、工部尚書(大司空)黃福等重臣帶著自己轄制衙門的官員安安靜靜地站立在宮門之外,而內閣學士解縉、黃淮、胡廣、楊榮等人則是立于他們身后。 僅僅只是這幾大衙門的官員,都已經多達數百人。 再加上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祿寺卿、詹事府詹事、翰林大學士、鴻臚寺卿、國子監祭酒、苑馬寺卿、尚寶寺卿這些小九卿帶領的官員,按次排列在宮門之外的官員已經超過了千人! 大九卿與小九卿率領的官員,已經囊括了整個大明朝廷的文官,而此時宮門之外還缺少另外一種聲音,武將勛戚! 未過片刻,在文臣們的注視中,一輛輛馬車在侍衛家丁的簇擁之下,從帝都的四面八方駛來。 曹國公李景隆、祺國公丘福、成國公朱能、武安侯鄭亨、武成侯王聰、安平侯李遠等一眾武將勛貴在文官縉紳的注視之下,施施然地下了馬車。 這些人,除了李景隆等少數外,大部分人可都是真正的殺胚,朱棣能夠改朝換代,他們功莫大焉。 以致于原本建文皇帝締造的文盛武衰的文人盛世,直接就成了曇花一現,現在朝堂之上又成了武夫的天下! 時辰一到,百官魚貫而入,一場決定大明國運的大朝會正式開始。 而與此同時,老宅里面。 朱高希此刻也正開著大會。 一年之計在于春嘛! 皇帝開大會,他則開小會。 與會之人,包括負責雪鹽生意的江天、負責烤鴨生意的彭氏以及負責奇珍香料店的江若薇,再加上朱勇、丘松這些小崽子們,這就是朱高希去年大半年結交得人脈,打下的商業版圖。 江氏必不可少,他們的商業渠道遍布大江南北,尤其是江南這一塊。 而彭氏則是楊溥的發妻,也是朱高希與楊溥來往交好的紐帶,自然少不了。 至于朱勇、丘松這些小崽子們,一是他們出身將門,與他們交好背后靠山也多一些;二是這些小崽子正是敢打敢拼的年紀,朱高希需要這樣一支年輕力量,替他拓展商業版圖。 說句不好聽的,等朱勇、丘松他們真正做出了成績,他們的父兄自然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到時候還能直接將這些武勛給一網打盡,綁上自己的戰車,何樂而不為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