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交好太子朱高熾,是在為以后做保障! 至于朱高煦,一個被糊弄了一輩子的可憐蟲罷了,最后還被他大侄子做成了瓦罐雞! 與此同時,乾清宮中。 朱棣一直愁眉不展。 開春之后,群臣一再進言,請求召皇子進京。 現在朱棣也沒辦法繼續拖下去了。 皇子一直不進京,那儲君之位就一直空懸。 可直到現在,朱棣都始終沒有下定決心,究竟是否要冊封老大朱高熾為太子。 嫡長嫡長,這身份就徹底限定死了選擇。 朱高熾就是嫡長子,還是太祖高皇帝親自冊封的燕世子,他朱棣都沒資格剝奪人家的太子大位。 更何況,這老大在靖難的時候,那也是立了功的。 如果不是這燕世子坐鎮北平調度糧草,如果不是他打贏了那北平保衛戰,朱棣早就成了喪家之犬,哪里還會有現在的永樂皇帝呢? 但是,老二又沒有功績嗎? 沖鋒陷陣,征戰沙場,更是多次率領騎兵鑿陣挽回頹勢! 老二的功績,并不比老大少! 手心手背都是肉! 可是龍椅只有一張啊! 一時間,朱棣猶豫到了極點。 從私心出發,他是偏愛老二的,因為這個兒子“英武類己”。 但于公而言,他絕不能這樣做,絕不能破壞嫡長子繼承制度! 為什么華夏傳承上千年,嫡長制也跟著傳了上千年? 還不是為了傳承有序,不至于子嗣內斗、骨肉相殘嗎? 那這樣一來,朱棣就不得不冊封老大為太子了。 可老大那身體……早亡之相啊! 想到這兒,朱棣更加煩悶。 偏偏在這個時候,有個人不合時宜地前來抖機靈了。 內閣大學士解縉和黃淮聯袂而來,手中還拿著群臣進諫的奏章。 只有一個聲音,召皇子進京,冊封儲君。 儲君不是兒戲,而是國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