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實他從未對朱允炆動過殺心。 一是因為這是太子大哥朱標的血脈;二則是朱允炆對朱棣而言,沒有任何威脅,也構不成威脅;三則是正如朱高爔先前所說,將朱允炆留著,親眼目睹他朱棣締造出一個盛世,這比殺了他還要讓人信服! 說著說著,朱允炆就不禁潸然淚下。 “誠如這位小友所言,貧僧做皇帝的時候,一直都是活在夢里,活在那些文臣縉紳給貧僧親手編織的盛世美夢里面,沾沾自喜毫不自知,對民間疾苦也是毫不了解。” “貧僧以為,只要聽從那些大儒名士之言,勵精圖治做一位儒家賢君,推行一些仁政善舉,就可以使得天下大治,就能夠讓太祖高皇帝的江山永固,讓我大明子民吃飽穿暖。” 說起來,朱允炆確實稱得上是一個仁君,他這些執政理念大體出發點是好的,可就是沒有落到實處,沒有落到老百姓頭上,全都白白便宜了士紳縉紳! 至于朱允炆的狠辣,則全都是留給了他的叔叔們! “直到此刻,貧僧才翻然悔悟,原來我國朝最大的敵人,并非是宗室藩王,而是這些士紳縉紳啊!” 士紳縉紳,以齊黃方三人為代表的南方士紳,就是致使他斷送大好河山的罪魁禍首! 朱允炆是真的悔恨交加,不禁流下淚水,哽咽開口道:“貧僧聽信了文臣縉紳之言,大肆拔高文臣縉紳的地位,極力打壓勛貴武臣,任由文臣縉紳執掌朝政大權!” “允恭,你摸著自己的良心說,當年貧僧這么做的時候,你心里面是認同的嗎?” 認同? 徐輝祖苦澀一笑。 他本身就是將門子弟,繼承了父親徐達的爵位,又怎么會認同呢? “陛下……” “你我直接姓名相稱!” 朱允炆再次提醒,他現在只是一個和尚。 見此情形,徐輝祖也嘆了口氣。 “允炆,很多事情,我都不認同。” 朱允炆心中更是哀傷。 “既不認同,為何不進言?” 結果他這句話,卻是徹底引發了徐輝祖心中的悲憤。 “呵,進言?” “你覺得我應當如何進言?” “當年你身邊全是些誤國誤民的腐儒酸儒!” “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你對他們三人言聽計從,無論上朝還是議事,都要三人寸步不離,我該如何進言?” “我是勛貴武臣,并非翰林御史,就算臣冒著風險進言,只怕這奏章還沒到你的御案上面,就已經被付之一炬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