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朱棣聽到這話,頓時皺起了眉頭。 這樣做的道理很簡單,那就是讓天下士子信服。 但是問題在于,內閣里面那七位學士,可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南臣啊! 而且朝堂之上的北臣,幾乎沒有什么大學問家。 老四這真是給他出了一道難題! “陛下,主考官不一定從內閣學士里面挑選,現成不就是有擺著的最佳人選嗎?” “前吏部尚書張紞老大人,他可是洪武年間舉明經入仕的才子,一生為官清正朝野贊譽有加,太祖高皇帝都盛贊他“治行為天下第一”,這樣的賢才怎么可以棄之不用呢?” 聽到這話,朱棣深深地看了朱高爔一眼,似笑非笑地點了點頭。 “怎么?那南臣你是不是也給朕選好了人選?” 朱高爔聞言連連搖頭,道:“陛下明鑒,臣舉薦不藏私心,只是覺得國朝不應該虧待有功之臣,而且張紞老大人慧眼識英才,他執掌吏部期間所選用的官員都是有識之士,若他出任此次會試主考官,那自然天下信服,誰都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至于解縉,才學是有,可他身為南臣縉紳領袖,很難做到一心為公,不偏私心,比如南士和北士才學相同,最終他解縉會選誰,結果一目了然!” “而且更關鍵的是,臣覺得這科考當進行改制,會試主考官由南北兩位主考官同時主考這是其一,其二那就需要張紞老大人親自出馬,才能夠壓住這滿朝南臣了。” 此話一出,朱棣立馬就來了興趣。 “你究竟想怎么改?還要請出那張紞來?” 科舉改制,這可是頭等大事,不用想就知道這是天大的事情,肯定會遭到那些南臣縉紳的極力反對! 因為這些南臣現在可是科舉大考的最大獲益者,他們又豈會容忍永樂皇帝突然對這科舉大考瞎改亂改,這可是損害自己的利益! “南北分卷取士!”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