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老家的第一天。 許佳佳跟幾個孩子圍著村子轉了一圈。 幾年沒回來。 發現村里變化還挺大的。 以前的土坯房都換成了瓷磚屋。 這么大的村子只有幾戶搖搖欲墜的房子。 這幾戶人不是沒有錢,而是年輕人在外面看多了花花世界,被迷住了眼,早已忘記家里還有老人要贍養。 有路過的村民,許佳佳都會禮貌跟人家打招呼,有時候還會聊幾句,很親和,沒有一點架子。 怡怡情商高,又是個社牛,她在村里轉一圈,就跟村里的孩子混成一片。 沈大柱想打聽點事,他偷偷跑來見怡怡。 看到怡怡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他滿心歡喜:“怡怡,認識我嗎?” 怡怡自然是認識沈大柱的,只是兩人很少接觸而已:“爺爺——” 爺孫兩雖然沒啥感情。 但該有的稱呼,還是要有的。 沈大柱聽到這聲爺爺,眼眶瞬間紅了,他從兜里拿出兩百塊塞到怡怡手里:“爺爺知道你不缺錢,但這是爺爺的一片心意,你拿去買糖吃。” 怡怡不想要:“我不能要你的錢。” 沈大柱一副很難受的樣子:“拿著吧,我對不起你爸,我也不奢求他的原諒,但他是他,你們是你們。 不管怎么說你們六個都是沈家的子孫,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說完,他又從另一個口袋里拿出一筆錢遞給怡怡:“這是你哥哥弟弟的,每人兩百,你分給他們。” 六個,每人兩百,就是一千二。 在農村,這個數字,算是很多了。 “這么多,我不能要。”怡怡死活不肯接沈大柱的錢。 沈大柱想到以前對沈越白做的事,頓時后悔莫及,他老淚縱橫:“我,我知道我對不起你爸爸,但我沒有對不起你們啊。 我年紀大了,誰知道還能活幾年,難道這個,也不能滿足我一下嗎? 怡怡,你這是要我帶著遺憾死嗎?” 雖然有點道德綁架,但怡怡又不用付出什么,她覺得自己還是可以接受的,她接過沈大柱遞過來的錢,開口說道:“行,我替我哥哥弟弟收下了,但僅此而已,別想要我在我爸面前替你說好話。” 怡怡說到這,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我雖然從沒了解過你們發生了什么,但能讓我爸不認你,說明你做了讓他無法原諒的事。 我作為女兒,是不會拖我爸后腿的。” 沈大柱知道怡怡的意思,他舉手保證道:“放心,我不會讓你傳話的,我以前錯了,所以我不想把這個錯誤繼續延續下去,我想對你們好,沒有其它目的,只是單純的,想對你們好。 放心。 你二叔小叔,每個月會給我們寄錢過來,我有錢的。” 八十年代初期。 沈舟跟沈行知每個月給他們七十。 隨著物價的高漲,他們從每個月的七十到現在的兩百。 兩位老人吃的蔬菜,都是自己種的,只要買些肉之類的。 一個月下來,用不了幾個錢,所以一年還可以存一千多。 這么多年。 兩位老人存了一筆不菲的積蓄。 怡怡想著,想把錢接住,回京后,再給他些寄同等價格的補品回來:“行,那我就收下了,我也在這里代替哥哥弟弟謝謝你。” 沈大柱見她收下,心頭一喜:“怡怡,你二叔跟三叔在京都過得怎么樣? 這么多年,他們只打錢,從不回來看看,好像這里不是他們的家一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