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時,陳啟明身著官服,款步而來。 他步履沉穩,神色莊重,開口道:“諸位,楚凌軒小兒,為奪皇位,竟不顧黎明百姓之性命,親手捂死自己的妻兒,實乃喪心病狂。這也是老夫看不上他,辭官不理朝政的原因。如今真相已然明了,諸位當真還要做那縮頭烏龜,助紂為虐不成?” 大臣們聞言,面面相覷,一時之間,朝堂上陷入了一片寂靜。 片刻后,一位老臣站了出來,他捋著胡須,神色凝重地說道:“陳大人所言極是,楚凌軒的所作所為令人發指。吾等身為臣子,當以百姓福祉為重,豈能助紂為虐。” 又有一位年輕的大臣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但也不可有如此殘暴之君。吾等當為天下蒼生謀福祉,不可再追隨楚凌軒。” 其他大臣們紛紛點頭,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 最終,大多數臣子達成一致,面朝太后齊刷刷地跪地,齊聲高呼:“懇請太后廢黜楚凌軒,另選賢能之人繼承皇位,以保國家安定,百姓安康。” 太后望向已然喪命的楚沅翊,目光中滿是痛惜。 沅兒,這本該都是你的,奈何你命薄如斯,偏在此時丟了性命。 陳啟明看了一眼蕭錦璃,見其微微頷首,便開口道:“陛下無子,沅王已逝,其余王爺皆在封地。如今洛陽城中唯有逸王在。逸王寬厚仁德,駐守北境多年,使得北境百姓安居樂業。逸王當為新主的不二人選。” 其他大臣稍作思索后,皆認為陳啟明所言極是,紛紛出聲附和。 太后微微沉吟,目光從楚沅翊身上移開,投向群臣。 楚逸辰也是她的親兒子,雖然與楚沅翊比起來,她更看好楚沅翊。但如今楚沅翊已死,讓楚逸辰繼位,總比讓別人的兒子繼位強。 太后緩緩開口道:“既如此,便依眾卿之言。傳哀家懿旨,著人迎逸王入宮,繼承大統。望逸王能不負眾望,保我江山社稷,護我百姓安寧。” 群臣聞言,齊聲稱頌太后圣明。 太后怒目圓睜,厲聲對陶哲凱下令:“陶哲凱,速速將楚凌軒抓入詔獄!” 陶哲凱聞言,目光投向楚凌軒,腳步卻遲疑著不敢行動。 太后見狀,語氣中滿是威脅:“陶哲凱,你莫要忘了,你乃是楚國的禁軍將軍,并非楚凌軒一人的將軍。你若不聽哀家吩咐,哀家即刻便免了你禁軍將軍一職。” 陶哲凱再次將視線轉向楚凌軒,等待著他的決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