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下一盤棋。 西南一地。 在整個大唐的發展格局與規劃中,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首先是劍南,就在長安的眼皮子底下。 本來就富有天府之國的美名。 形勢險要、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等天然條件。 歷代都將此地視為糧倉。 當年秦滅巴蜀后,才有東出函谷的資本,然后再統一天下。 后來劉邦建立漢朝,也是從漢王始的。 此等要地險地重地,對大唐來說,也是不言而喻。 長安牢牢把控住劍南,就能滿足基本所需,也是俯視天下各地。 其次。 長安-吐蕃-天竺一線如今已成。 那么就要考慮長安-西南-天竺與長安-西南-東南。 這兩條線,在當前的大唐發展與未來發展,都是極為核心的。 以長安為中心,東、北格局已成,西、南兩個方向,還在待計劃中。 最后。 大唐要在南方印度洋海岸設置港口,為大唐東邊沿海的船只,提供落腳補給的口岸。 南方口岸,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支點。 有了這個支點,天竺的資源,可以走海路,運抵南方口岸,再走陸路,經過劍南送到長安。 這樣,相比于沿著海岸線走馬六甲,再到東邊沿海,大大省去消耗成本,時間成本。 如此一來。 大唐就有四條外部路線,源源不斷為長安輸血。 長安-吐蕃-天竺。 長安-西南-天竺。 長安-南方-天竺。 長安-東邊-天竺。 不僅如此,南方印度洋口岸,還能支撐大航海探索,不管是繼續往西,還是繼續往南。 都能起到關鍵節點的作用。 所以,不管如何,經略西南,如今是要提升大唐的日程了。 這是有利于千秋萬代的大計。 只不過,當下受制約的因素很大。 西南,南方等地,未開化的野人可以說遍布,深山老林中,不知道藏著多少茹毛飲血的野人蠻夷。 想要經略,路線開辟還好說,但首要的便是如何解決,這些不穩定的因素。 …… 朝中暫時還沒有定論,如何對西南動手。 目前大家還是一門心思的,先把今年大朝議搞好,所以把六詔的事情,先放到一邊。 讓劍南官府與軍隊,隨時處于武備狀態,防范六詔部落以及野人的侵擾。 “臣參見太子殿下,恭問太子殿下安康。” 金光門。 李承乾親自來迎接李恪的歸朝。 李恪快步下車,疾步上前參拜。 “三郎!” 李承乾笑著扶起來,道:“孤安。” “但孤看你卻是消瘦了啊。” “身體還好吧?” 他關切的打量著,伸手還在李恪的身上摸索一陣。 李恪道:“殿下掛懷了,臣一切都好。” “好好好。” 李承乾含笑點頭,看向了陳國公侯君集。 “陳國公!” 侯君集俯身道:“殿下!” “吐蕃多年,你居功甚偉。” 李承乾道:“雖說你是戴罪之身去的,但這么多年下來,圣天子,孤,朝廷都看在眼里。” “此番回來,便不用去吐蕃了。” 這是他給侯君集的保證。 當年的事情,晃眼間,就過去十年。 侯君集早就不是當年的侯君集了。 他儼然已經歷練成為一個沉穩內斂的武官。 看得出來,他似乎還讀了不少書,整個人的氣質,少了粗獷,多了幾分儒雅隨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