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零九章-《心聲被竊聽后,我成了大唐團寵》


    第(1/3)頁

    乾隆皇帝,那位在歷史上以奢華著稱的帝王,自抄沒了內務府后,他的財富更是如潮水般洶涌而來,使得他對于鋪張浪費之事,愈發肆無忌憚。宮廷之中,金碧輝煌,每一處都閃耀著奢靡的光芒,仿佛要將這世間的繁華盡數收納。

    那是一個春風和煦的日子,太后回宮的消息如同春風一般,吹遍了皇宮的每一個角落。宮門大開,朱紅的大門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紅旗隨風飄揚,獵獵作響,仿佛在為太后的歸來歡呼。鑼鼓聲震耳欲聾,響徹云霄,將整個皇宮都籠罩在一片喜慶熱鬧的氛圍之中。

    小燕子,那個天生喜歡湊熱鬧、性格活潑的格格,此刻卻因半身不遂而只能靜靜地躺在寢宮中,望著窗外那熱鬧非凡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一陣酸楚。紫薇,那個溫婉如水的格格,也因毀容和急于嫁人,而失去了往日的笑容。永琪,那個曾經風度翩翩的五阿哥,也因被貶職而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他們的命運,仿佛被一只無形的手緊緊握住,無法掙脫。

    侍衛們站得筆直,如同雕塑一般,守護著皇宮的安寧。宮女太監們前呼后擁,忙碌地穿梭在宮廷之中,為太后的歸來做著最后的準備。太后的鳳駕浩浩蕩蕩地進入了后宮,那華麗的鳳轎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仿佛要將這世間的所有光彩都聚集于一身。

    乾隆帶著他的妻妾、兒女以及宗室親貴,早早地就站在乾清宮前迎接太后。他們身著華服,面帶恭敬的笑容,仿佛是在迎接一位至高無上的神靈。當太后從華麗的鳳轎中緩緩走出時,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生怕驚擾了這位尊貴的太后。

    太后左手挽著晴兒,右手挽著桂嬤嬤,步伐穩健地走了過來。她的臉上洋溢著慈祥的笑容,仿佛是在審視著自己的孩子們。眾人紛紛行禮請安,齊聲高呼:“恭請老佛爺圣安,千歲千歲千千歲!”聲音震耳欲聾,回蕩在宮廷之中。

    乾隆快步迎上前去,臉上掛著恭敬的笑容,說道:“皇額娘回宮,兒子沒能親自迎接,實在是不孝啊。”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愧疚和自責,仿佛是在向太后請罪。

    太后笑容滿面地說道:“皇帝何須如此說,你每天日理萬機,國家大事為重,哀家身邊侍從眾多,無須你親自迎接。”她的聲音溫和而慈祥,仿佛是在安慰乾隆。

    乾隆笑著說道:“皇額娘真是慈愛!您這次去五臺山祈福時間這么久,一定很辛苦吧。”他的目光中流露出對太后的關切和敬愛。

    太后笑著說道:“哀家此行是為了給皇帝和大清祈福,希望佛祖保佑八旗重振雄風,覆滅那大炎妖孽,何談辛苦?皇帝忙于國事,才是真正的勞心勞力呢。”她的聲音中充滿了堅定和信念,仿佛是在為乾隆加油打氣。

    然而,當乾隆聽到“大炎妖孽”這四個字時,他的臉色微微一變。他看了一眼皇后,只見皇后面色如常,但眼底卻閃過一抹不屑的冷光。乾隆心中暗自嘆息,他知道皇后對于太后的這番話并不以為然。畢竟,在他們看來,覆滅大炎妖孽不過是蚍蜉撼樹,不自量力罷了。

    乾隆已經準備好了傳位詔書,自然不能附和太后的話。他的目光在太后身旁的晴兒身上流轉,只見晴兒身著華麗的宮裝,端莊大方,氣質高雅。她走上前來,屈膝行禮道:“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金安!”她的聲音清脆悅耳,仿佛是天籟之音。

    乾隆微微一笑:“免禮!老佛爺祈福辛苦,多虧有你相伴在側,朕心里也安定了不少。”他的目光中流露出對晴兒的贊賞和喜愛。在他看來,晴兒才是皇家格格應有的模樣,大氣而端莊,相比之下,那個小燕子和紫薇,唉……

    晴兒轉過身來,又向皇后請安:“皇后娘娘萬福金安!”她的聲音依然清脆悅耳,帶著一絲恭敬和敬畏。

    皇后微微一笑,說道:“晴格格免禮!”她的目光在晴兒身上停留了一會兒,仿佛在審視著這個端莊溫婉、高雅脫俗的格格。雖然她怨恨太后把她當作棋子利用,但卻非常喜歡晴兒的性格和氣質,就像清晨的露珠滋潤過的芙蓉花一樣清新脫俗。

    太后把目光轉向皇后,語氣顯得有些冷淡:“多時未見,皇后氣色倒是越來越好了。”她的目光在皇后身上流轉,仿佛在尋找著什么。

    皇后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多謝老佛爺關心。”她的聲音平靜而淡然,仿佛是在回應太后的客套話。

    太后神色不變,又轉頭看向令嬪。只見令嬪身著華麗的宮裝,腹部隆起,顯然已經懷孕多時。太后的目光在她隆起的腹部停留了一會兒,微笑著說道:“令妃有喜了,怎么也不派人告訴哀家一聲?”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責備和不滿。

    令嬪知道太后一直厭惡她爭寵的手段,每次見面都沒有好臉色。今天突然和顏悅色還是頭一回,她心中不禁有些惶恐。她溫柔婉順地回答道:“臣妾卑微,怎敢驚擾老佛爺的清修?”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和不安。

    “有孕可是大喜事,怎么能算是驚擾呢?”太后笑得異常慈祥,仿佛是在為令嬪的懷孕而感到高興。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令嬪是她的親生女兒呢。

    然而,對于太后的偏寵,皇后只是冷眼旁觀,內心毫無波瀾。她知道乾隆的禪位詔書已經準備好,大局已定。太后和令嬪再怎么折騰也不過是戲臺上的小丑罷了。她心中暗自冷笑,當初自己沒有依靠的時候才被太后當作槍使。如今自己的女兒李清歌即將君臨天下主宰神州大地,她才懶得跟太后上演婆媳情深的戲碼呢。

    太后向令嬪伸出手去,這一個小小的動作讓令嬪受寵若驚。她連忙和乾隆一起一左一右地攙扶著太后,仿佛是在接受太后的恩賜。

    太后右手搭在令嬪的肩上,目光卻看向皇后。她見皇后面色平靜,愈發覺得皇后變了,變得心機深沉沉穩如磐。她心中暗自嗤笑,永琪文武雙全一直深得圣心,卻突然遭到貶斥失寵,這必然與皇后的變化有關。原來皇后之前的低眉順眼都是偽裝罷了,扮豬吃老虎也得看自己是虎還是貓吧?

    皇后剛送走乾隆和令嬪,回到慈寧宮,五阿哥永琪就隨后趕到。他請安噓寒問暖,盡顯孝子賢孫的姿態。太后對永琪的關心和孝順感到十分欣慰,笑容愈發慈愛。她拉著永琪的手,仿佛是在審視著自己的孩子。

    永琪與太后談笑間,向太后訴苦說皇后陷害他,乾隆偏聽偏信,想要拋棄他。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悲憤和無奈,仿佛是在向太后傾訴自己的委屈。令嬪在一旁聽著,心中暗自冷笑。她知道永琪已經不足為慮,索性就配合他在太后面前屢次詆毀皇后。

    太后本來就懷疑永琪被貶之事有陰謀,如今聽了兩人的訴苦,更加堅信這是皇后所為。她心中暗自惱怒,覺得皇后竟然如此大膽,敢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耍手段。于是,太后就像惡婆婆慈禧一樣,開始刁難皇后。

    要是在以前,皇后肯定會惶恐不安,甚至可能會跪地求饒。但經過這么多年的時間,皇后對前朝后宮的局勢已經了如指掌,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受氣的小媳婦了。她心中暗自冷笑,太后責備她三句,她也能頂嘴一句,毫不示弱。

    太后氣得不行,她覺得婆婆訓誡兒媳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賢惠的媳婦應該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如果敢反抗,那就是忤逆不孝,罪該萬死。然而,她卻忘了皇后是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剛烈性子。以前之所以隱忍,是因為沒有后臺可以依靠,為了自己和兒子的將來,再多的委屈也要忍下去。如今有了李清歌這個女兒撐腰,皇后還怕什么太后?敢誹謗我,就頂死你!

    這天早上,陽光透過云層灑落在慈寧宮的屋頂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皇后像往常一樣到慈寧宮給太后請安。她身著華麗的宮裝,端莊大方地走進慈寧宮的大門。然而,太后全程都沒有給過她好臉色,仿佛是在故意刁難她。

    皇后心中暗自冷笑,她知道太后這是在故意找茬兒。但她并不在意,只是淡淡地回應著太后的話。當太后再次責備她時,她毫不示弱地頂了回去,聲音中帶著一絲冷意和堅定。

    太后氣得渾身發抖,她指著皇后的鼻子罵道:“你……你這個不孝的媳婦!竟然敢頂撞哀家!”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和憤怒。

    皇后冷冷地看著太后,說道:“臣妾并沒有頂撞老佛爺的意思,只是實話實說而已。如果老佛爺覺得臣妾有錯,那就請老佛爺指出來,臣妾一定改正。”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冷漠和堅定,仿佛是在向太后宣戰。

    太后被氣得說不出話來,只是瞪大眼睛看著皇后,仿佛要將她吞噬一般。然而,皇后卻毫不畏懼地迎接著她的目光,仿佛是在告訴她:我已經不再是那個任你擺布的小媳婦了!

    皇后神態淡然,輕聲細語間,仿佛春日里的一縷和煦微風,輕輕拂過人心。“太后作為天下之母,其威嚴與慈愛并重,怎會有錯呢?即便世間真有那所謂的錯失,于太后而言,也不過是云煙過眼,非錯即是另一種智慧。這世上,誰又能尋得那后悔之藥,讓過往重頭?既然后位已穩穩落于我肩,我自當如磐石般堅定,不會輕易讓任何人將其撼動。”

    太后面上掛著溫婉的笑意,那雙歷經滄桑的眼眸細細打量著皇后,仿佛要穿透表象,直視其內心。“你家那拉氏一族,昔日輝煌,如今卻已如落日余暉,漸趨黯淡。若無我這把老骨頭的支撐,你這后位,怕也是風雨飄搖,難以穩固。我實在不解,你究竟從何處汲取了那般勇氣,竟敢篤定皇上絕不會輕易廢黜于你?”

    皇后挺直腰桿,姿態中透露出一種不屈不撓的傲骨,她的聲音清晰而堅定,回響在大殿之中。“臣妾的勇氣,并非無源之水,太后日后自會明了。臣妾只想在此言明,世事如棋,局局新,無人能隨心所欲地掌控一切。即便是太后您,尊貴無比,亦難以阻擋那時代的洪流與權力的更迭。”

    “你——”太后的話語被突如其來的怒氣截斷,她未曾料到,皇后竟敢如此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一時間竟有些語塞。心中郁悶難平,太后越發覺得皇后此人,心機深沉,仗著背后有靠山,竟是肆無忌憚。

    皇后見狀,不再多言,只是微微欠身,行了一禮,便轉身離去,那背影顯得格外決絕。走出慈寧宮的那一刻,她輕嘆一聲,仿佛是將積壓已久的情緒一并釋放。“這么多年,臣妾在這深宮之中,步步謹慎,低聲下氣,今日,總算能在太后面前,挺直腰板,硬氣一次。”

    容嬤嬤緊隨其后,低聲提醒道:“娘娘,此刻并非與太后起沖突的最佳時機。皇上與五公主已密謀多時,禪位詔書業已下發,您即將成為太上皇后,有五公主作為堅實的后盾,太后即便成了太皇太后,也不過是個空有名頭的老人罷了。娘娘心中即便有萬般不滿,也需待到五公主掌權之后,再行發作。”

    皇后揉了揉緊鎖的眉心,眼中閃過一絲煩躁。“這道理,我又豈會不知?只是太后她,總是偏聽偏信,緊緊盯著我不放。若是一味忍讓,反而會讓她覺得我軟弱可欺。人活一世,總要爭那一口氣,被這老婦算計了半輩子,我實在是受夠了。更何況,后宮之中,還有皇上在,他為了大清與大炎的融合,也不會眼睜睜看著我受太后的欺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