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卷 第139章 首戰立威-《分手了你肯定后悔,因為我的銀簪通古今》

    將李霽月視為不容忽視的存在。城池的聲望大增,不少小國的君主和地方勢力紛紛派遣使者前來表達友好意愿,希望與李霽月建立聯系,共同對抗日益不安的局勢。李霽月知道,這些勢力的示好帶著他們各自的目的,有的是真心尋求合作,有的則試圖探聽虛實,甚至可能隱藏著未明的敵意。

    面對接踵而至的各路使者,她審慎地安排接見,禮貌而謹慎地應對,既不冷淡,也不表現出過分熱情。她深知,這一階段需要盡可能廣泛地結交盟友,但必須保持城池的獨立姿態,不給任何一方機會將城池拉入復雜的派系斗爭中。

    數日后,齊國的使者帶來了重要消息。齊國的君主齊玄震驚于李霽月的連勝戰績,主動派遣使節團,向李霽月表達了聯盟意愿,并希望進一步擴大貿易往來。李霽月欣然接受了齊玄的好意,接見了齊國的使者,特意安排盛大歡迎儀式,讓他們感受到她的誠意。

    晚宴上,齊國的使者敬酒之后,笑著說道:“李小姐的戰績早已傳遍四方,齊國君上對小姐的才略佩服不已,尤其是城池所產的布匹、藥材更是質優價廉,齊國上下都希望能進一步擴展交易。”

    李霽月微微一笑,舉杯致意:“感謝齊君對我城池的認可。我們也非常愿意與齊國合作,共享繁榮。只是我不愿卷入紛爭,城池一向秉承和平發展之意,但若有人挑釁在先,我們必將迎頭痛擊。”

    齊國使者含笑點頭,心中暗暗佩服李霽月的謹慎與大局觀。他緩緩說道:“李小姐之名,已讓不少小國心生敬畏。我們齊君的意思是,若有共同對抗吳國的機會,希望能與小姐一同努力。”

    李霽月端起酒杯,微微一抿,語氣真誠地說道:“齊君的好意我深感榮幸。齊國乃是堅固盟友,日后若有戰事,我們定會同舟共濟。”

    齊國使者滿意地拱手稱謝,齊國和城池的聯盟意圖在這次晚宴后逐步明朗。李霽月心中清楚,齊國既看中了城池的軍事實力和經濟潛力,也希望能與她結盟,以對抗吳國的擴張威脅。這個聯盟不僅能讓城池獲得更多的貿易渠道,也將齊國作為屏障,進一步加強了她的防線。

    晚宴結束后,李霽月回到書房,攤開地圖,心中默默思索未來的計劃。她已經在吳國的反復進攻中確立了威望,而眼下齊國與她結盟,便是利用吳國不斷威脅四方的時機,借力打力,逐步擴展她的勢力范圍。她的目標不僅是守住城池,而是利用吳國的野心,為自己開辟新的機遇。

    幾天后,阿鳴帶回了緊急情報,稱吳國因為連連失利,內部壓力極大,武冶的威望在國中大幅下降。幾個朝臣已對武冶的不當決策提出異議,吳國朝堂一時間風雨飄搖,形勢動蕩不安。更重要的是,情報顯示,武冶意圖再次動員大軍,以鞏固自己在朝堂的地位,并徹底征服李霽月的城池,以挽回顏面。

    趙峰對此十分擔憂,來到李霽月面前說道:“小姐,吳國內部雖然混亂,但武冶可能會鋌而走險,再次動員全國之力進犯。若不提早防范,恐怕會付出巨大代價。”

    李霽月平靜地聽完,微微一笑,說道:“趙峰,我已經考慮到這點。吳國的動蕩正是我們的良機,如果處理得當,不僅能讓吳國自亂陣腳,還可以促使齊國和其他小國更加堅定與我們的聯盟。”

    她緩緩打開地圖,指向吳國的幾處重要據點,繼續說道:“武冶會將他的兵力集中在我們身上,但若能發動內外夾擊,削弱他的防御,便能擾亂他的部署,甚至在吳國境內制造混亂。”

    趙峰若有所思,隨即領悟:“小姐的意思是,我們可以秘密派遣使者去聯絡吳國境內的反對勢力,以動搖武冶的軍心?”

    李霽月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冷厲:“沒錯,吳國連戰不勝,國內士氣已然低迷。我們不妨將齊國也拉進來,暗中聯合吳國內部的反對派系,從內部牽制他的軍力,屆時他不敢輕舉妄動。”

    經過深思熟慮,李霽月與齊國密切聯系,秘密派遣使者與吳國境內的反對勢力接觸,同時加強了防御,穩步推進城池的經濟發展。齊國的商隊源源不斷地帶來武器和物資補給,城池內的軍需供應也逐漸充足。

    幾個月后,吳國的內部反對派逐步形成一股暗流,反對武冶的呼聲越來越高。武冶察覺到不安的氣氛,卻無法動搖朝堂的異議。他試圖調動軍隊對城池發起突襲,卻被朝臣反對,以至于難以行動自如。

    李霽月抓住這一時機,果斷出擊,派遣趙峰率領精銳部隊向吳國的邊境重鎮發起進攻,采用游擊戰術破壞吳軍的防御工事。吳國的防線逐步瓦解,而武冶的朝堂聲望也一落千丈。隨著內亂的加劇,吳國再也無力發動全面進攻。

    就在吳國搖搖欲墜之際,齊國終于明白了形勢,齊君齊玄親自出面,正式向李霽月示好,提出聯合出兵,一同瓦解吳國的政權。李霽月深知此舉意義重大,與齊玄達成協議,聯合出擊。

    在齊國的配合下,李霽月的軍隊如破竹之勢攻入吳國領地,而吳國內部的反對勢力也趁機起義。武冶倉促應戰,卻無法招架各方勢力的合力進攻,不久后吳京城破,武冶被迫逃亡。

    吳國在內外夾擊下迅速分崩離析,城池周邊的各個重鎮紛紛投降。李霽月迅速收編吳國的殘余部隊,以安撫和治理為主,將吳國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這場戰役,奠定了她在周邊諸國中的絕對威望,也讓她的城池正式跨入了大國的行列。

    在吳國被納入勢力范圍后,李霽月安撫百姓,設立新政權,將吳國的土地合理分配給忠于自己的將領,確保在戰后的混亂中迅速恢復秩序。與此同時,她開始整頓吳國的兵力,招納有才干的士兵,將他們編入自己的軍隊,以增強軍事力量。

    李霽月的智謀和寬容使她得到了吳國百姓的敬仰,不少原本效忠于武冶的將領紛紛表示愿意歸附。她逐步推行一系列惠民政策,緩解戰后的動蕩,讓吳國逐漸恢復繁榮。

    至此,李霽月不僅完成了對吳國的征服,還在齊國、周邊小國之間建立了強大的盟友關系。各方勢力見她兵力強盛、內政穩固,逐漸對她心服口服,不再有輕舉妄動的念頭。

    李霽月站在吳京城的高臺上,俯視著整個新征服的領地,眼神中充滿了堅毅。她知道,征途還未結束,其他諸國依然是她統一大業的障礙,但只要繼續堅持下去,天下一統的目標終將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