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55章 西夏李乾順出兵攻打西遼國-《穿越北宋:撿個公主當老婆》

    眾人在蒙古汗王巴圖的熱情招待下吃的是酒滿飯足,在晚宴結束后,李振帶著不良和岳鵬走進了巴圖的一個側殿,巴圖此時早就和萬漢中等在了那里。

    潮濕的羊皮地圖在青銅燈盞下泛著油光,雖然宮殿中接連點了幾十盞油燈,但習慣電燈照明的李振還是有些不太適應。李振的手指劃過陰山北麓的褶皺,玉扳指在烏蘭巴托的位置磕出細微裂痕。

    燭火搖曳間,他瞥見巴圖汗王貂皮大氅下的漢式鎖子甲——那是北宋軍隊禁軍鎧甲。

    十座巍峨的糧倉,如同守護邊疆的巨人,每隔三十里便有一座烽燧遙遙相望,仿佛是大地上的守望者。李振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宛如歲月磨礪下的青銅,帶著歷史的滄桑感。他的指尖在地圖上緩緩劃過,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跡,仿佛是在犁開歷史的塵埃。

    “陰山之下,那片肥沃的土地孕育出的粟米,足以喂飽十萬匹雄壯的戰馬。”李振的目光凝重而深遠,仿佛已經穿透了時空的界限,“然而,若是再往北推進五十里……”他的話語戛然而止,突然翻轉手掌,燭光在杭愛山脈的輪廓上投下了一道巨大的陰影,如同夜幕中的巨獸,令人心生寒意。

    “恐怕,那時我們就要直面狼群的獠牙了。”李振的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更何況,我們的裝甲部隊如同鋼鐵洪流,需要大量的油料作為支撐。因此,你們必須竭盡全力,確保這些軍寨的安全,不容有失。”

    他的言辭簡潔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擊在眾人的心頭,讓人無法忽視其中的分量。在這緊張而凝重的氣氛中,眾人仿佛已經看到了即將到來的戰斗與挑戰,他們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不容有絲毫的懈怠。

    漢皇李振側目傾聽,只見巴圖的手指輕輕落在蒙古東北部的一片廣袤之地,那里,仿佛是他心中籌謀的棋盤一角。

    “陛下請看,”他的話語沉穩而直接,“倘若能借道東北,我們的后勤補給線將大大縮短,時間與距離的困擾皆可迎刃而解。然而,此地的蒙古部落,歷史糾葛復雜——昔日曾依附于金人麾下,雖隨后被我父汗的鐵蹄所征服,但隱患猶存。我恐其在我軍背后蠢蠢欲動,成為不可小覷的威脅。”

    李振在一旁,眼角余光掃過巴圖那張看似憨直的臉龐,心中暗自思量:世人皆傳這位三王子純真無垢,豈知其中深淺?他這番言辭,分明是想借漢國之利,悄然除去蒙古東北部的潛在隱憂,真是一石二鳥的妙計。

    李振見萬漢中對他微微點了點頭,他笑著說道:“無妨!不就是幾個小部落嗎,我會派人去安撫他們的。”

    待諸般要務——諸如國計民生、邊防策略等議題逐一商榷定奪之后,李振步入了自己休憩的宮殿,在那里,他意外地迎來了孤身而至的萬漢中。

    萬漢中膝行至地,聲音中帶著誠摯與敬畏:“卑微漢臣萬漢中,叩見陛下天顏!”

    李振聞言,連忙從龍椅上起身,疾步向前,親手將萬漢中扶起,面上洋溢著溫煦的笑容:“哈哈哈……萬先生,此行委實辛苦你了!來來來,且隨朕入座,你我促膝長談。”

    萬漢中聆聽著李振那番意味深長的話語,眼角不由自主地泛起了濕潤:“陛下,此番蒙古正值內亂,為何我漢國不借此良機,直接將其領地納入囊中,反倒要扶持那巴圖,助其穩住腳跟呢?”

    李振輕輕地將一杯裊裊升騰著熱氣的香茗置于萬漢中的面前,眉宇間不經意地流露出一抹憂慮,輕嘆一聲:“唉!漢國雖已順利征服金國,軍力裝備亦屬上乘,然則,我軍之擴充速度,終究難以匹配我們的宏偉戰略。試想,一旦我們草率地將蒙古草原納入囊中,單是那些散落草原、倔強不屈的小部落此起彼伏的反叛,就足以將我們本已捉襟見肘的兵力拖入無盡的消耗之中。因此,我意已決,暫且讓巴圖代為管轄蒙古之地,待到漢國羽翼漸豐,實力雄厚之時,再將這廣袤無垠的蒙古草原,堂堂正正地納入我大漢版圖,亦不為遲。”

    在那搖曳不定的油燈微光下,李振與萬漢中的長夜對談仿佛穿越了時光的隧道,深沉而綿長。萬漢中的話語如同細流匯成江海,緩緩揭示了蒙古王庭內那錯綜復雜的權力斗爭,讓李振得以窺見巴圖身處其中的真實困境與不易。

    與此同時,西夏中興府的皇宮深處,燈火闌珊,李乾順端坐在案前,眉宇間凝聚著化不開的憂慮。一名大臣低首稟報,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凝重:“陛下,據烏蘭巴托的密探回報,漢國皇帝確實已踏上前往蒙古的征途,此事千真萬確。”

    李乾順聞言,眉頭愈發緊鎖,似乎每一個字都如重錘般敲擊在他的心上,讓他不得不正視這突如其來的變故。

    李乾順沉吟片刻,眉宇間凝聚起決然之色,隨后緩緩起身,目光如炬地望向一旁靜候的幾位將軍。“傳我西夏軍令,”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回蕩在營帳之內,“令西平軍司與黑水鎮燕軍司即刻整裝待發,全力出擊,誓要將那西遼軍隊擊潰于疆場之上。西遼長久以來,于我國西境虎視眈眈,其野心昭然若揭。今朝,彼國內部空虛,正是我西夏大展宏圖之時,吾等當借此良機,一雪前恥,揚我國威!”

    隨著西夏鐵騎的轟鳴踏出邊疆,西遼的軍隊仿佛被冬日寒風穿透了戰袍,心中涌起了前所未有的慌亂。他們在蒙古草原上的征途,本就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那些以靈動著稱的蒙古部落輕騎兵,如同草原上的鬼魅,悄無聲息間便讓西遼大軍折損了眾多勇士。而今,西夏的重騎兵如同山岳般加入戰局,與蒙古輕騎并肩作戰,對西遼軍構成了前所未有的雙重壓迫,令其在接連的戰斗中節節敗退。

    短短十日之內,西遼的軍旗在戰場上數次倒下,四五萬英勇的戰士化作了黃土之下沉默的守護者。這不僅僅是數字的減少,更是國家脊梁的一次次震顫。

    與此同時,西遼國內亦是風雨飄搖,局勢動蕩不安。西夏的西平軍司,自沙洲悄然起兵,猶如暗夜中的利刃,直插西遼腹地。由于主力大軍已被牽制于蒙古,東部防線幾乎成了不設防之地,西夏軍隊因此得以長驅直入,所過之處,幾無人煙能擋其鋒銳。若非塔里的勇士們拼死抵抗,用血肉之軀筑起最后一道防線,恐怕西遼的疆土早已被戰火吞噬得更加支離破碎。

    這一連串的變故,如同烏云蔽日,讓整個西遼國度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歷史的洪流正悄無聲息地改變著這片大地的命運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