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福伯道:“回夫人,因為不假。” “不過姑爺并沒有細說,上次姑爺讓遠山打聽各地糧食產量之后,便讓遠山送來消息,說是最近臨安的糧價會有很大波動,讓慶豐米行不用理會,想往常一樣便可。” 說是好聽,像往常一眼,這么高的糧價,江夫人如何淡定的掉。 畢竟一旦無法保障糧食供給,那可是要出大亂子的。 福伯顯然看出了她的擔心,道:“夫人放心,姑爺說一切都在預料之中,這波價格大概是姑爺故意抬起的。” 江夫人道:“姑爺抬價?他想干什么?” 福伯道:“老奴不知,但姑爺胸有成竹,想來早有計較,夫人不如按姑爺的話,耐心等等!” 江夫人哼了一聲,“你倒是挺相信他,這個節骨眼,價格漲了還能有什么辦法。” 很顯然,她并不信林墨什么胸有成竹。 因為越州明州改稻為桑眾人都知道,糧價一旦上漲,想降下來幾乎不可能。 福伯道:“姑爺是人中龍鳳,能夠將一個小書屋做到今天,在越州還幫助了小姐,文斗上,更是壓得臨安一眾才子抬不起頭了,老奴相信姑爺肯定有計較,絕對不是盲目太高糧價。” 江夫人怔了一下,想反駁,一時間反倒不知該如何反駁。 只是哼道:“是嘛!那就看看他到底搞什么鬼。” 江夫人其實對自家姑爺也是有那么一點點期待的。 畢竟姑爺確實不一般,文斗上一首詩經典之作,如今已經傳遍了整個臨安,還有之前的各種操作,也確實不同于一般人。 當然了,另一方面,事情已經這樣了,她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只能靜觀其變了。 不過,情況和她想象的似乎并不一樣,因為臨安的糧價越來越高,各多糧商都在囤糧,盡管周邊各州縣的糧食都在涌入,但依舊抵擋不住糧價的上漲,因為囤糧的人越來越多。 不少人都在糧食都在聞風而動,等想著趁機大賺一筆。 不僅如此,臨安的街面上,還傳出了一條消息,朝廷推行的市易法將在臨安額外建立兩個大型糧倉,用來儲備糧食,以作為市易行的為保障市場穩定,和兩浙的糧食供給。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