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第二天,慶豐米行的價格更低了,且依舊是不限量。 劉松有些繃不住了,道:“江家到底在搞什么鬼?這個時候,突然大量出貨?” 在他看來,眼下顯然還不是時機。 就算落袋為安,價格也沒有必要一降再降。 維持原價就足夠了。 眼下這么降價,好像是為了搶著出貨一般。 可能是上過的當太多了,劉松顯得極為謹慎,小心問道:“姐夫,不會有什么問題吧?” “這段時間涌入臨安的糧食越來越多,會不會太多了,飽和了?” 身為一個糧食,他自然也明白,因為這段時間的高價,無數糧食涌入了臨安,眼下很多人都找不到倉庫,整個臨安的倉庫租金也跟著水漲船高。 如此下去,顯然是一種不算太好的信號。 不過,蔡如流卻不當一回事,道:“就算涌入的糧食多又如何,越州明州兩地改稻為桑是事實,這兩地根本沒有糧食,糧食漲價是必然的。” 劉松點點頭,他也是基于這個原因,才敢大量囤糧。 不過他還是不放心地問了一句,“姐夫,糧價太高,屆時官府不會強制要求我們壓價吧?” 這個東西還真有些不好說,畢竟如今的糧價已經超過之前三倍有余。 官府為了維持穩定,強制壓價也并非不可能。 可,蔡如流卻是冷笑一聲,道:“就算他們敢壓價,也不敢壓本公子的價,更何況,這些糧食都是真金白銀收過了的,官府沒道理讓商人虧老本,誰也不會同意。” 劉松想想也是,兩浙的這些商人,在朝中都有不少關系。 這么明搶,他們自然是不答應的。 江南士族話柄還是很大的。 這么一想,他頓時松了口氣,只是內心依舊有些疑惑,還有些不寧,總感覺江家這么弄,是否有什么用意。 讓他更不解的還在后面,慶豐米行的價格還在下跌。 一些有底氣的糧食還算穩得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