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且拿下山西,可威脅遼國都城,迫使遼國求和,如此一來,遼宋聯盟不攻自破。” 平子澄推了推眼鏡,慢條斯理道:“陛下,臣以為可雙管齊下。分兵兩路,一路佯攻山西,吸引遼軍主力; 另一路突襲四川,打宋軍一個措手不及。 待拿下四川后,再集中兵力攻打山西。 如此,既能迷惑敵人,又可實現戰略目標。” 王舜臣握緊拳頭,朗聲道:“末將愿領一支精兵,直取山西! 遼人欺我大明太甚,末將定要踏平雁門關,讓遼人知道我大明的厲害!” 鄭朝宗則冷靜地分析:“陛下,無論攻山西還是取四川,都需謹慎行事。 臣建議先派遣細作深入兩地,摸清敵軍虛實、城防部署以及民心向背,再做定奪。 切不可倉促出兵,以免陷入被動。” 眾人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青銅獸首香爐中青煙裊裊,卻壓不住此起彼伏的爭論聲。 蘇允聆聽半晌,終于忽然抬手,骨節分明的手指重重叩在龍椅扶手上,金石相撞的脆響驚得滿殿大臣身形一滯。 “朕倒是有些想法,諸公不如聽聽?”蘇允說道。 此時爭論不休的百官趕緊朝蘇允彎腰拱手。 蘇允緩緩起身,十二章紋的冕服沙沙作響,金線繡就的日月星辰仿佛都跟著流轉起來。 蘇允笑道:“呂卿說山西防線空虛? 可曾想過,燕云十六州歸還本就是耶律洪基拋給趙煦的誘餌? 若我軍貿然北上,正中遼人‘驅虎吞狼’之計!” 呂惠卿聞言微微一驚。 章惇見狀精神一振,正要開口附和,卻見蘇允已轉身走向墻壁上懸掛的巨幅輿圖。 蘇允伸出食指,指尖重重戳在巴蜀之地,仿佛要將那片山川都刻進心底:“諸位可知,耶律洪基為何敢許諾燕云? 因他篤定,只要我們與宋朝廝殺,他便可坐收漁利! 此刻攻山西,是虎口奪食;取四川,才是釜底抽薪!” “陛下!”王抱樸急得跨出一步,官靴在青磚上擦出刺耳的聲響,“川蜀險地,棧道崎嶇,糧草轉運艱難,一旦戰事膠著,屆時遼國攻打河套,宋國攻我長安,腹背受敵,危矣!……” 蘇允微笑擺擺手,笑道:“諸公看看這封成都傳來的密報,蜀中豪強早有反意,百姓苦于宋廷賦稅久矣。 我軍以吊民伐罪之名入川,不出三月,定能站穩腳跟!” 章楶手疾眼快地接住密信,展開細讀時,頓時激動道:“原來早在數月前,陛下便已暗中聯絡蜀中豪杰,甚至連糧草囤積的地點、內應的名單都赫然在列! 哈,若是這般,或許攻打川蜀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陛下,既然這樣,臣支持朝廷先下川蜀!” 蘇允笑道:“拿下四川,進可順江而下直搗杭州,退可憑天險固守。 耶律洪基不是想看鷸蚌相爭?那我們便如快刀斬亂麻,先取巴蜀為根基! 待宋軍反應過來,我已坐擁天府之富,到那時,遼宋又有何懼!” 王舜臣熱血沸騰,“噗通”一聲單膝跪地,腰間佩劍與青磚相撞發出清越的聲響:“末將愿為先鋒!定要踏破劍門關,為陛下取下川蜀!” 韓幼安和平子澄對視一眼,同時躬身行禮,聲音鏗鏘有力:“臣等附議!” 就連先前力主攻晉的呂惠卿也滿臉愧色,他顫抖著雙手抱拳:“陛下高瞻遠矚,臣等不及。” 蘇允掃視滿殿群臣,目光最后落在鄭朝宗身上。 “海夫!”蘇允的聲音沉穩而堅定,“做好入川準備!” 鄭朝宗激動單膝跪地,道:“是,先生!” …… 眉山。 當遼宋結盟的消息如驚雷般震動天下時,千里之外的眉山卻籠罩在一片詭異的寂靜中。 青磚黛瓦的蘇氏祖宅內,三進院落的天井里,老槐樹的枯葉簌簌飄落,正廳供桌上,蘇允父親的靈位前,長明燈在穿堂風里明明滅滅。 族長蘇淳握著青銅煙桿的手微微發顫,煙灰簌簌落在月白長衫上:“允哥兒終究走到這一步了……” 他記得十年前蘇允離家時的模樣,那時的少年背著書卷,眼神卻比劍還鋒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