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知道錯了-《文豪1983》
第(3/3)頁
然而當下并非如此,馬峰說,“張煒的《古船》、柯云路的《夜與晝》、陸天明的《桑那高地的太陽》……無論哪一部看起來都要比《平凡的世界》更值得期待。”
“看樣子,你對陜省文壇有些了解?”余切緩緩的轉(zhuǎn)過頭道。
馬峰意識到余切似乎要保路垚,并不是隨口一說,馬上聲音變小了:“我肯定對他沒有任何意見。我只是說,陜省文壇并不樂于見到路垚的出人頭地,因為路垚恰好是一個最標準的陜省作家,并且寫出了最標準的陜省。”
“這不是陜省文壇想要給全國人看到的!”
此話有點拗口,其實質(zhì)仍然和近年流行的實驗性文學有關(guān)。簡單來說,路垚寫的太土,題材上并無創(chuàng)新,有些拿不出手。
他如果是一個京城人、滬市人就好了,當?shù)匚膲辉谝猓徊磺桑穲愒陉兪∽鲄f(xié),這是個“陜省文壇最自卑的年代”(《當代》編者原話),正需要弄些時興的發(fā)型來,無比渴求外界的認可。
路垚寫的故事,寫的人,寫的價值觀,太特么像老陜了,簡直是地地道道。這成了他的死局。
這也是錯嗎?
余切發(fā)覺,評委會竟然沒幾個人看過《平凡的世界》。看來這確實是一種錯。
“你在閱讀巴爾扎克作品時,會覺得像一個很笨拙的農(nóng)婦在生火,她要把柴火點著,但是柴有些潮濕,老也點不著,弄得滿屋子里到處是濃煙,嗆得你想從這個房間里退出來算了。就在這時,“砰”的一聲,柴火點著了,火光映紅了半個天際!”
余切提到這段有關(guān)于巴爾扎克的文學評論。然后說,“《平凡的世界》就是這樣的!我可以直白的講,我認為這本書至少值得茅盾文學獎,大家可以把我的話公開拿去傳。”
“誰有不同的意見,讓他來找我。我們可以討論。”
評委中,有覺得余切實在不可理喻的,也有覺得他仗義執(zhí)言的。有個叫蔡葵的文藝評論家,他是《文學評論》雜志的常務副主編。他當場一拍大腿,興奮得來握住余切的手:
“余教授,本來我想要推薦《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的!可我人微言輕,期限又這樣急……我怕這粒明珠落選!有你說話真是太好了!”
余切的手和他緊緊握在一起,向眾人笑道:“我很快就找到了第一位戰(zhàn)友。”
有蔡葵起了個頭,又有幾個作家表達了對《平凡的世界》的肯定。余切望著剩下的人說:“不說別的,至少《平凡的世界》應當被看過一次,否則把它排除出去,我是有意見的。”
——
這樁發(fā)生在評委會中的軼事,以非正式的途徑傳遍了京城作家圈。評委會中有個叫朱生昌的人,恰好就是《當代》雜志的副主編,聽聞余切這么推崇路垚,當即大為光火。
他不是因為余切而發(fā)怒,而是因為正是《當代》拒絕了路垚的稿子,而且退稿環(huán)節(jié)弄得很難看。
有多難看?
路垚之后氣得病倒了。
這是要遭到報應的!現(xiàn)在報應來了。
余切雖然年輕,但絕不是評委會其他人可得罪的。就是資格最老的程荒煤也明白這一點,余切寫個小字報,可以輕易搞臭程荒煤多年來積累的聲譽。
他正面臨諾獎的角逐,雖然希望不大,只有五分之一,但走到這一步已經(jīng)是中國人的第一次。
各家報刊和社會喇叭自然要保住余切的聲譽,他簡直是立于不敗之地,就是其他人加起來也拿他沒辦法。
路垚萬一去他那里告狀,他又來做余青天……
那簡直是不敢想!
朱生昌回報社問道:“誰是當時對接路垚的編輯,我找他有事,請他立刻來我這里來。”
不久,一個寸頭的圓臉青年進來,他叫周長義。這人長得有點像《紅樓夢》的歐陽奮強,一問之下,果然是川省人。他和朱生昌寒暄一會兒后,主動問道:
“朱編找我干什么?”
“有人找你麻煩。”朱生昌言簡意賅,“就是你退了路垚的稿子?”
“我退的稿,我知道錯了。”周長義不笑了,汗流浹背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