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話說,就在龍斌一邊修煉,一邊開疆拓土之中,大夏朝廷和王府對龍斌的非議越來越多。 取締龍斌過多封地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 當龍家軍滅了東江、吳兩個國家后,滿朝文武異口同聲奏請國王下旨將這兩個國家的土地納入大夏版圖之中,并建議國王立即召回龍斌,另派大臣主持江東大局。 “萬歲,天下屬吾皇之天下,請萬歲為了大夏國的社的禝和振興大業,臣等懇求萬歲不能任由南王野心澎脹下去。” “吾皇萬歲,如果您再不下決心,南王就要是獨立建國了。” “萬歲,此時此刻乃我大夏三千年來最接近一統華夏之時,如果收納東江和吳國,吾皇就成為華夏歷史上千古明君。” 國王龍允福被文武百姓官說服了。 其實,他也盼望自己成為華夏歷史上第一圣君。 “傳旨:昭一字并肩王、南王龍斌攜家小即刻回京任職。” “昭告天下:一字并肩王、南王龍斌乃大夏王開疆拓土之功勛之臣,特加封其九千歲,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贈全家免死金牌一枚。可不上朝、不拜君。” “昭告天下:原東江國疆域納入大夏疆土,分設:寧江、姑蘇、浙中、浙南、廬山等郡;原吳國納入大夏疆土,分設:江南、江北、廬州三郡。以上各郡官員由九千歲龍斌任命。” 國王圣旨下達后,遠在黃河流域視察的七王爺龍應山得知后,龍應山仰天大呼一聲:“吾大夏完也!” 當場嚇得大吐血。 此時龍斌正在天龍肄殿修煉,吳亦志、于洪濤、馬貴等人接到圣旨后,一面向朝廷奏明南王千歲正在閉關期,無法接旨,一面緊急磋商應對之策。 將欽差恭送回去后,吳亦志召開緊急會議。 參會人員一致同意做好作戰將備。 會議作出五大決定: 南王屬下所有官員家屬全部轉移至寧江、丹徒等地; 所有兵工制造全部全部轉移到爰陵敬亭山峽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