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自倭寇四月十九登陸,整整五日,胡宗憲沒有踏出書房門半步。只由家仆每日三次入內,送白粥咸菜,更換恭桶。 四月二十三,寧海。戚部大營。 倭寇的臨時營地就在十里之外。 戚繼光率部返回臺州途中,偶然遇到了這股三千人規模的倭寇。雙方干脆安營扎寨,準備就地開戰。 戚繼光召集手下三千將士訓話。他用手指向倭寇營地的方向:“諸位,倭寇就在那里!” 自此之后“倭寇就在那里”成了戚家軍最簡短、最有效也最隆重的戰前動員。 一直到戚繼光死后數年,這句話還在鴨綠江畔回響,直沖長白山定的云霄間。自然,這些都是后話。 兩日之后,一匹快馬沖入了杭州城。 快馬上的紅翎信使高喊:“大捷!大捷!寧海大捷啦!” 紅翎信使一直縱馬飛奔到了浙直總督府。 胡宗憲正在書房內一遍又一遍的讀著陽明先生的《傳習錄》。就在此時,他聽到了一聲高喊:“寧海大捷!” 胡宗憲推開了門。只見浙直總督衙門的數百名屬官、書吏跪成了一片。 徐渭高聲道:“稟胡部堂。寧海傳來捷報。本月二十三,戚部回師途中于寧海遭遇倭寇本多尚隆部,全殲本多尚隆部倭寇三千余人!” 林十三敏銳的發現,聽到捷報胡宗憲的臉上沒有絲毫興奮之色。 胡宗憲焦急的問徐渭:“傷亡呢?戚部折損了多少人?” 登陸倭寇兩萬八,戚部卻只有三千。寧海之戰雖勝了,但若慘勝與敗也沒什么區別。 徐渭答道:“稟胡部堂。戚部戰死兩人,重傷四人。” 胡宗憲驚愕萬分,一個趔趄差點摔倒。 還是林十三眼疾手快,扶住了胡宗憲。 胡宗憲問:“多少?再說一遍!” 徐渭語氣中難掩興奮:“戚部戰死兩人,重傷四人。” 戚繼光以及他統帥的戚部浙兵,是華夏戰爭史中戰損比天花板、戰勝率天花板。 戰損比方面,戚部經常打出一比一百的恐怖數字。 戰勝率方面,自戚繼光在義烏招兵建軍后,十幾年水陸大小百余戰,未嘗一敗。 放在整個華夏史中,戚繼光作為一名將領都是炸裂的存在。 言歸正傳。胡宗憲暈了過去。 數年夜以繼日的操勞,讓他患上了肝陽上亢、血氣不穩之癥。名義李時珍對胡宗憲的病都束手無策。 林十三趕忙又是掐人中,又是給他喂水。 胡宗憲緩了過來:“再說一遍,戚部傷亡?” 林十三在一旁道:“我的胡部堂,戚部首戰告捷,戰死兩人,重傷四人,全殲三千倭寇!” 胡宗憲贊嘆了一聲:“戚繼光,真乃神將也!” 接下來的日子里,捷報一個又一個傳來。 桃渚大捷! 健跳大捷! 新河大捷! 花街大捷! 大田大捷! 麗水大捷! 處州大捷! 上峰領大捷! 戚部在臺州附近九戰九捷,史稱“臺州大捷”! 嘉靖四十年,五月十五。紅翎信使的報捷聲再次響徹杭州城。 登陸臺州的兩萬八千倭寇,被殲兩萬五千人,殘敵退回海上又遇盧鏜、唐堯臣水師截擊。落水淹死無算。 萬世之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