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正如嘉靖帝所猜測的那樣,林十三耍了滑頭。 他深知嚴黨倒臺后,皇帝和文官必有一番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他可不想留在北鎮撫司當鋸沫子。 要知道,皇權與臣權之爭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一不小心就會萬劫不復。 不如回馴象所保平安,當個常青云一樣的安逸千戶。 孫越亦跟隨其回了馴象所,擔任百戶。 至于李高,因李妃裙帶,高升錦衣衛右所千戶,專管皇家儀仗。 嘉靖四十二年九月,裕王側妃李氏生子朱翊鈞。因裕王長子朱翊釴、次子朱翊鋡早夭,朱翊鈞受封世子。 裕王因有了后,儲君地位愈加穩固。李妃在裕王府的地位也如日中天。 裕王的兩位寵臣高拱與張居正并未卷入皇權、臣權之爭,分別隱于太常寺和國子監,猥瑣發育。 嘉靖四十二年,十月。韃靼南下入寇,破墻子嶺,京師戒嚴。第二次庚戌之變似乎即將上演。 關鍵時刻,是大同總兵官姜應熊帶兵勤王,于密云大破韃軍。保得京師平安。 此人是楊博的學生。 嘉靖四十二年,十一月。本來被罰戍潯州的羅龍文逃回徽州,不安分的他數次前往江西,與嚴世蕃密謀東山再起。被錦衣衛緝拿,關于詔獄。 錦衣衛給羅龍文安的罪名中有一條“通倭”。天地良心,羅龍文當初東渡大海,前往倭國徐海賊穴,是為了使離間計,分化瓦解倭寇徐海部。 到頭來卻成了一樁罪名。 林十三為了讓老羅在詔獄中別受非人的折磨,幾乎動用了自己的全部人脈。并不顧惹麻煩上身,屢次前往詔獄探望。 羅龍文為表感激,送了林十三一句話:朝堂之上,選邊站一定要慎重,選錯邊,功績也會變成罪名。 嘉靖四十三年初春,興國縣令海瑞海剛峰升任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騎著一頭瘸騾入京。 嘉靖朝末期第一猛人,徐徐走入了歷史的舞臺。 嘉靖四十三年秋,徐階奏太倉積余銀米事,曰“歲大豐,太倉余銀十四萬兩、米八萬石”。 自嚴黨倒臺,徐階執掌內閣已近三年。大豐之年,國庫太倉竟只有十四萬兩白銀和八萬石米的積余,徐階竟標榜為功。 而徐家在松江的二十萬畝土地,當年得米五十七萬石。是太倉存米的七倍還多。 著實可笑。 嘉靖四十四年,正月。嘉靖帝第四子景王朱載圳薨。嘉靖帝的血脈只剩下了裕王一支。 內閣首輔徐階上奏:景恭王薨,無子應除國。王妃應歸京贍養。封地應還予百姓。 這把嘉靖帝惡心的不行。朕的兒子死了,你不說安慰朕,反而來給朕心上插刀子。什么歸還封地,好人你來做,惡人朕來當? 你如此心系百姓,怎么不把你徐家的二十多萬畝地分給百姓呢? 十日后,嘉靖帝下詔,調嚴訥、李春芳入閣,分徐階之權。 嘉靖四十四年,三月。羅龍文被斬,上命籍其家。 有司官員察覺羅府中胡宗憲與羅龍文為抗倭所寫密信。密信中商討為誘徐海上岸捕殺,假擬圣旨封徐海為“浙江都司同知” 當初抗倭非常時期,胡宗憲不得不用非常手段。如今卻成了實打實的罪名。 放在任何一個朝代,矯詔都是大罪。言官群起攻之,嘉靖帝無奈,只得命錦衣衛將胡宗憲捕入詔獄。 最終,胡宗憲在詔獄中留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云”的絕命詩,自盡而亡。 東南之柱,怨死獄中。 嘉靖四十四年,十月。戶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又名《天下第一疏》。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海瑞罵君。 海瑞做了朝中某些人的刀。但嘉靖帝并未處死海瑞,而是將其關押詔獄。 嘉靖帝經此變故,急火攻心,龍體每況愈下。 嘉靖四十五年,正月。錦衣衛指揮同知陸繹受賞都指揮使銜,上命其掛銜閑居。錦衣衛的陸家時代,徹底結束。 嘉靖四十五年,三月。嘉靖帝命增補閣員。裕王推薦的高拱和徐階推薦的郭樸入閣。 高拱自入閣后便與徐階政見相左,勢同水火。 張居正則長居于裕王府。一門心思給裕王講經。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嘉靖帝病逝于乾清宮,年六十。廟號世宗,謚號欽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