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知縣笑道:“嗯。掖縣是個大縣,又是萊州府的治所。名為平調(diào),實為高升。我很知足。” “我尋思在離京赴任前把孩子們的婚事辦了。” 林十三當(dāng)即答應(yīng):“好。我看婚事一切從簡,除了叫幾個自家親戚,不要驚動官場同僚。” 趙知縣附和:“如此甚好。” 二人正說著話,孫越腆著個大肚子,挪動著肥碩的身軀走了進(jìn)來:“師父,趙姻伯。” 趙知縣朝著孫越一拱手:“孫副千戶。” 孫越還禮,欲言又止。 趙知縣知趣兒的說:“你們有公事,我就不打擾了。告辭。” 林十三連忙起身相送:“晚間去我府上。我剛得了一壺杏花村的陳年汾酒。” 趙知縣走后,林十三問:“又出什么事兒了?” 孫越道:“師父,咱們的耳目探到消息。小閣老徐璠正在私下串聯(lián)言官,準(zhǔn)備彈劾吏部的楊老部堂。” “他們已經(jīng)私下商定,打頭陣的是戶科給事中胡應(yīng)嘉。此事咱們要不要透給邵大俠?” 十多年前,林十三是嚴(yán)黨和陸炳之間的傳話筒。 今非昔比,林十三已成為了錦衣衛(wèi)中的大人物。他也有了專門的傳話筒——邵大俠,他經(jīng)常通過邵大俠與高拱互通消息。 林十三先應(yīng)了一聲:“好。” 孫越剛要轉(zhuǎn)身離開去找邵大俠,林十三卻叫住了他:“且慢。” 孫越問:“師父,怎么了?” 林十三道:“我怎么感覺不對,似乎聞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 孫越自作聰明:“咳,這不是泰山姑子身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兒嘛!” “楊老部堂是支持開海的,徐黨是反對開海的。徐黨妄圖通過胡應(yīng)嘉的彈劾,整垮楊老部堂,達(dá)到固守海禁祖制的目的。” 林十三搖搖頭:“這誰都清楚。我說的不是這個。” “胖徒兒,我問你,主持京察的是哪兩個衙門?” 孫越答:“咳,這誰不曉得。自然是吏部和都察院。” 林十三又道:“胡應(yīng)嘉是六科廊言官。六科廊言官隸屬于哪個衙門?” 孫越答:“自然是都察院。” 林十三喝了口茶:“嗯。那么問題來了。胡應(yīng)嘉本身就是京察的察官,全程參與了京察。京察過程中有弊端,他為何之前不舉發(f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