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聯系西涼-《三國:從新野開始》
街亭城墻上,硝煙還未完全散去,殘垣斷壁之間彌漫著一股濃重的血腥味。蜀軍將士們雖疲憊不堪,但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張苞、洛川等將領們聚集在一起,簡單地收拾著戰場,將受傷的士兵安置妥當后,便一同返回營帳,準備向諸葛亮匯報此次戰斗的詳細情況。
回到營帳,諸葛亮正伏案查看地圖,眉頭微微皺起,神情專注。見眾將領進來,他放下手中的毛筆,站起身來,目光一一掃過眾人,眼中滿是欣慰與贊許。“此次街亭之戰,諸位將士奮勇殺敵,成功守住了街亭,挫敗了魏軍的陰謀,實乃大功一件。”諸葛亮緩緩說道,聲音沉穩而有力。
眾人紛紛行禮,臉上露出謙遜的笑容。張苞撓了撓頭,憨笑著說:“這都多虧了丞相的神機妙算,若不是丞相提前做出部署,派我率領援軍及時趕到,街亭恐怕早已落入魏軍之手。”
諸葛亮擺了擺手,笑著說:“這都是大家齊心協力的結果,缺一不可。如今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曹魏此次吃了敗仗,必定不會善罷甘休,日后定會卷土重來。而且,東吳那邊也不可不防,他們一直對我們虎視眈眈,說不定會趁此機會在背后捅我們一刀。”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洛川上前一步,說道:“丞相所言極是。依我之見,我們當務之急是要加強街亭的防御力量,儲備足夠的糧草和兵器,以防魏軍再次來襲。同時,我們也應該與周邊的勢力搞好關系,爭取更多的支持和援助。”
諸葛亮微微頷首,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贊賞:“洛川所言甚是。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解決一個關鍵問題——戰馬。我軍的騎兵數量有限,在與魏軍的對抗中,常常因為機動性不足而處于劣勢。如果我們能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那么在戰場上就能占據更大的主動。”
眾人聽了,都陷入了沉思。這時,洛川突然眼前一亮,說道:“丞相,我聽說西涼地區盛產良馬,且當地的一些部落與我們蜀漢并無深仇大恨。我們何不去西涼與他們進行交易,購買一批優質的戰馬?這樣既能充實我們的騎兵力量,又能加強與西涼地區的聯系。”
諸葛亮眼睛一亮,拍了拍洛川的肩膀,說道:“此計甚妙!西涼地區的戰馬聞名天下,若能與他們達成交易,對我們蜀漢來說將是一大助力。只是這前往西涼的人選,必須要慎重考慮。此人不僅要有出色的談判能力,還要有足夠的威望和膽識,才能在西涼地區立足。”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都沒有合適的人選。這時,諸葛亮的目光落在了馬岱身上,說道:“馬岱,你是馬超將軍的堂弟,對西涼地區的情況應該比較了解。你覺得派誰去西涼比較合適?”
馬岱思索片刻,說道:“丞相,我認為可以派馬超將軍的長子馬武前往。馬武自幼跟隨馬超將軍在西涼長大,對當地的風土人情、部落勢力都十分熟悉。而且,他武藝高強,為人正直勇敢,在西涼地區也有一定的威望。由他去西涼進行交易,再合適不過了。”
諸葛亮點了點頭,說道:“嗯,馬武的確是個不錯的人選。只是此行路途遙遠,充滿了未知的危險,不知馬武是否愿意承擔這一重任?”
馬岱連忙說道:“丞相放心,我這就去詢問馬武的意見。我相信,以他的性格,一定會欣然接受這一任務的。”
諸葛亮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那就有勞你去走一趟了。另外,在馬武出發之前,我們要為他準備一份豐厚的禮物,以示我們的誠意。同時,還要給他配備一支精銳的護衛隊,確保他的安全。”
馬岱領命而去。沒過多久,他便帶著馬武來到了諸葛亮的營帳。馬武身材魁梧,面容堅毅,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與生俱來的英氣。他見到諸葛亮,立刻單膝跪地,說道:“丞相,聽聞您有任務要交給我,武愿效犬馬之勞!”
諸葛亮上前將馬武扶起,說道:“馬武,此次派你前往西涼,是希望你能與當地的部落進行交易,購買一批優質的戰馬。這一任務關系到我軍的未來發展,十分重要,且路途艱險,充滿了各種危險。你可有信心完成?”
馬武挺直了腰桿,堅定地說道:“丞相放心,武定不辱使命!我自幼在西涼長大,對那里的情況了如指掌。我一定會想盡辦法與當地部落達成交易,為我軍帶回一批精良的戰馬。”
諸葛亮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任務。在你出發之前,我們會為你準備好一切所需的物資和護衛。你到了西涼之后,要隨機應變,盡量與當地部落建立友好的關系。如果遇到什么困難,要及時派人回來向我匯報。”
馬武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武記住了,多謝丞相的信任和支持!諸葛亮看著信心滿滿的馬武,欣慰地又叮囑了幾句,隨后讓他先行回去準備。待馬武退下后,營帳內的氣氛稍顯輕松,諸葛亮再次看向眾人,詢問還有無其他應對之策。
洛川這時向前一步,拱手說道:“丞相,關于防備東吳一事,我又有新的想法。我們固然要做好防御準備,但一味防備并非長久之計。東吳雖有覬覦之心,可他們也清楚曹魏的威脅更大。如今我們既然戰勝了魏軍,不如趁熱打鐵,加強與東吳的聯盟。”
張苞滿臉疑惑,撓撓頭問:“加強聯盟?可東吳之前背刺我們荊州,如今還能信他們?”
洛川耐心解釋:“張將軍,時移世易。當下曹魏實力強盛,對東吳也是極大威脅。我們蜀漢若與東吳再次攜手,共抗曹魏,不僅能化解東吳可能的偷襲,還能分散曹魏兵力,為我們北伐減輕壓力。我們可以派遣得力使者,帶著誠意與豐厚禮物前往東吳,重提聯盟之事,曉以利害。”
諸葛亮微微瞇起眼睛,手指輕敲桌面,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緩緩說道:“洛川此計有可取之處。東吳孫權亦是有識之士,應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只是派去的使者,既要能言善辯,還要深諳東吳朝堂局勢,才能在談判中把握主動。”
這時,一位年輕謀士站出來說道:“丞相,我推薦費祎。他才智過人,善于外交辭令,且對東吳事務有所了解,定能不辱使命。”
諸葛亮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贊賞:“費祎的確是合適人選。他曾多次出使東吳,與孫權等人交流甚歡,對東吳上下脾性頗為熟悉。待馬武出發前往西涼后,便即刻安排費祎前往東吳。”
營帳內眾人紛紛表示贊同。諸葛亮又開始仔細規劃聯盟事宜,他詳細列出了與東吳聯盟后可能面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從軍事配合、邊境互防到糧草補給,事無巨細。他還特別強調,在與東吳談判時,要明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避免重蹈覆轍。
待一切商議妥當,眾人退下,諸葛亮獨自一人站在營帳中,望著地圖上蜀漢與東吳、曹魏的邊界,心中思緒萬千。他深知,無論是與西涼交易戰馬,還是與東吳加強聯盟,都充滿挑戰。但為了興復漢室的大業,他必須抓住每一次機會,在這復雜的局勢中為蜀漢謀求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