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惜,入學的大多是世家子弟,魏訓也曾想留出更多的寒門子弟名額,奈何阻力太多無法實施。 到達城門外,羅月娘看到城門外的空地上,幾名慶軍士兵正圍著一個土堆討論著什么,旁邊還堆著些新式的犁具。 “那是何物?”她又問。 一旁陪同的解明主動答道:“那是工部為修路在制作水泥,旁邊那些是新式的曲轅犁和耬車,能省不少畜力和人力,正準備在全國各地推廣。” 羅月娘驚訝道:“陛下準備為蜀地修路?” 李霖補充道:“是為天下修路,只是蜀地的路極其難,在整個大慶都能排得上號,所以要提前開始規劃。” 羅月娘吃驚不已,蜀人在這里生活了幾千年, 都知道這里的路難走,可有幾個當權者想過去修? 不是不愿意修,而是太難了,修路的難度和獲得的利益完全不成正比。 四川盆地周圍被秦嶺、大巴山、橫斷山脈等高山環繞,山高谷深,地勢起伏大,直接導致道路修建和通行極為困難。? 古代蜀地的交通主要依賴金牛道、米倉道等古蜀道,這些道路多沿大渡河、嘉陵江等河流分布,需翻越崇山峻嶺。 不熟悉路況的人莫說上去走了,光是看一眼都會頭暈目眩,不敢再看。 而李徹從北方起家,再次之前和蜀地毫無關系,他明明可以放手不管,繼續讓蜀地的路如此下去。 所付出的代價,無非是蜀地的商品難流通,每年死上一些運貨的民夫、商賈而已。 但他偏偏要修路,做歷代統治者從未做過的事情。 李霖開口道:“陛下常說,強兵富國,根基在于科技與民生。” “光靠刀劍,可打不下萬年基業。” “而蜀地乃是天府之國,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是未來朝堂主要發展的地方。” 說罷,他深深看了羅月娘一眼:“羅將軍現在知道,為何陛下讓我等入蜀了吧?” “不是迫不及待讓蜀地臣服,而是因為發展蜀地越早越好,陛下拖得起,蜀地卻拖不起了。” 李霖沒有騙她,蜀地的確是李徹重點發展的對象。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這是武侯《隆中對》中的名句。 著名微操大師也有一句話,叫做‘勝不離川,敗不離灣’。 第(2/3)頁